游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
吳宮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網羅。
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鹯奈若何。
野田黃雀行。唐代。李白。 游莫逐炎洲翠,棲莫近吳宮燕。吳宮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網羅。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鹯奈若何。
鳥兒們呀,游玩千萬不能到炎洲的翡翠堆里追逐玩耍,棲息千萬不能接近吳宮的燕子窩。吳宮筑巢雖好,可經常會因為燕子引起大火燒毀你們的巢穴,炎洲翡翠雖然無比華麗,可經常會有人設下網羅捕捉你們。可憐的鳥兒只有拍動著兩只疲憊的翅膀,在野外荒涼的蓬蒿亂草中找到一處容身之所。就算你是只雄鷹又能如何?還不是一樣的命運。
炎洲:海南瓊州,其地居大海之中,廣袤數千里,四季炎熱,故名炎洲,多產翡翠。
吳宮燕:巢于吳宮之燕。春秋吳都有東西宮。后以“吳宮燕”比喻無辜受害者。
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草莽。
鹯(zhān):古書中說的一種猛禽,似鷂鷹。
《野田黃雀行》是《相和歌辭·瑟調曲》之一。天寶十四年,永王李璘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力勸永王勤王滅賊,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首詩大約是此時所作。詩中李白以鳥雀無處容身為喻,黯然自傷。
參考資料:
1、百度百科.野田黃雀行
前四句“吳宮火起焚爾窠,炎洲逐翠遭網羅。”言莫趨炎附勢,追名逐利;
后二句“蕭條兩翅蓬蒿下,縱有鷹鹯奈若何”言避世自能遠禍。
整理來說,此詩言淡泊避世之志,遠禍全身之術。詩以鳥為喻,喚醒人們切莫趨炎附勢,追名逐利;而應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以達到老子所說的“夫唯不爭,故無尤”的境界。
李白部分作品采用賦題的方法,但恢復古辭的立意,在體制上也恢復漢詞的雜言體制。變齊梁無寄托之詠物為有寄托之體。另外,與齊梁呆板的賦題不同,李白之賦題常常是窺入題意,深入形容。如《野田黃雀行》。
此詩實為野田黃雀自幸之語,就是用“野田黃雀”這個題意來賦寫的。此詩運用了刻板詠物、反襯之法。黃雀自語不逐炎洲翠游玩,不近吳宮燕棲息。是因為宮燕易被焚巢,洲翠易遭網羅。而今我深棲野田中蓬蒿之下,可以藏身遠害,縱有鷹鹯奈若何!這也是賦題法,只是用得如此巧妙。此詩綜合運用發揮古意、賦題與以古題寓今事三種方法,可見李白對傳統擬樂府方法的創造性發展。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燭影搖紅 簾。明代。楊基。 花影重重,亂紋匝地無人卷。有誰惆悵立黃昏,疏映宮妝淺。只有楊花得見。解匆匆、尋芳覓便。多情長在,暮雨回廊,夜香庭院。曾記揚州,紅樓十里東風軟。腰肢半露玉娉婷,猶恨蓬山遠。閑悶如今怎遣。看草色、青青似剪。且教高揭,放數點春,一雙新燕。
在旅不在家書。宋代。陳宓。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十日離家勞夢遠,一行無字強顏開。
長山謁范公祠四絕 其三。明代。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再次辛字韻。明代。邊貢。 遠拋卮酒避芳辛,靜對煙空月半輪。門掩綠苔真自逸,案堆黃卷不全貧。非才敢竊明時位,多病愁看故里春。詩侶釣朋俱出飲,也應回憶倦游人。
讀史有感。。朱帆。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須辨偽真。不向深山驅虎豹,焉能高閣畫騏麟。屠鷹烹狗非徒漢,焚籍坑儒豈獨秦。千古休提堯舜事,君王若個不愚民。
感懷,和張公善領事用前韻。近現代。許南英。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