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背脊肉
咸其脢。——《易·咸》
(2) 又如:脢腓(比喻不可分離的關(guān)系)
脢【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謨杯切《韻會(huì)》謀桮切,音枚。《說(shuō)文》背肉也。《玉篇》脢者,心之上,口之下。《廣韻》脊側(cè)之肉也。《正字通》脢卽膂也。心繫於膂,以奠神明,宰庶務(wù)。《易·咸卦》九五咸其脢。《註》脢者,心之上,口之下。《疏》子夏易傳曰:在脊曰脢。馬云:脢,背也。鄭云:脢,脊肉也。王云:脢,在背而夾脊。諸說(shuō)不同,大體皆在心上。《博雅》胛謂之脢。
又《集韻》《韻會(huì)》《正韻》莫佩切,音妹。
又《集韻》莫代切《正韻》莫賄切,音?。
又《類篇》茫歸切《五音集韻》無(wú)非切,音微。義
同。
又《五音集韻》呼恢切,音灰。《易·咸卦》咸其脢。王肅讀。
脢【卷四】【肉部】
背肉也。從肉每聲。《易》曰:“咸其脢。”莫桮切
(脢)背肉也。咸九五。咸其脢。子夏易傳云。在脊曰脢。馬云。脢、背也。鄭云。脢、背脊肉也。虞云。夾脊肉也。按諸家之言。不若許分析憭然。胂爲(wèi)迫呂之肉。脢爲(wèi)全背之肉也。釋文云。說(shuō)文同鄭作背脊肉。未知其審。內(nèi)則注。脄、脊側(cè)肉也。脄卽脢字。從肉。每聲。莫桮切。古音在一部。易曰。咸其脢。
◎ 粵語(yǔ):mui4
◎ 客家話:[臺(tái)灣四縣腔] moi2 mi2 [客英字典] moi2 [海陸豐腔] moi2 mi2 [梅縣腔] moe.2 [寶安腔] moi2 [客語(yǔ)拼音字匯] moi2 [陸豐腔] mo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