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形聲。從田,弁(
)聲。本義:用蒲草或竹篾編織的盛物器具)撮土器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列子·湯問》
(2) 又如:畚斗(畚箕。即簸箕);畚筑(盛土和搗土的工具)
動詞
〈方〉∶用畚箕之類裝東西 。如:畚泥土
畚【午集上】【田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布忖切《正韻》布袞切,音本。《廣韻》草器。《左傳·宣十一年》稱畚築。《註》畚,盛土器。以草索爲之,筥屬。《周禮·夏官·挈壷氏》挈畚以令糧。《註》畚,所以盛糧之器。
又《揚子·方言》鍫也。江淮南楚之閒謂之臿,沅湘之閒謂之畚,趙魏之閒謂之喿,東齊謂之梩。
【卷十二】【甾部】
屬,蒲器也,所以盛穜。從甾弁聲。布忖切
()蒲器也。
屬。所?盛糧。糧各本作穜。今正。周禮挈壺氏。挈畚以令糧。大鄭云。縣畚於稟假之處。後鄭云。畚所以盛糧之器。故以畚表稟。左傳宣二年正義引說文蒲器可以盛糧。左傳釋文、詩正義引艸器所以盛種。種字葢非。果爲種字。則當云榖種。不得但言種也。何休注公羊云。畚、草器。杜注左傳。以草索爲之。蒲與艸不相妨。糧者、榖也。從
。弁聲。布忖切。古音在十四部。
◎ 粵語:bun2
◎ 客家話:[客英字典] bun5 [臺灣四縣腔] bun5 [寶安腔] bun5 [海陸豐腔] bun5 [梅縣腔] bun5 [客語拼音字匯] bu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