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股部;大腿 。如:髀肉(大腿上的肉);髀髖(大腿和臀部)
(2) 髀骨,大腿骨
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淮南子·人間訓》
(3) 又如:髀樞(髀骨外側的凹陷部分)
髀【亥集上】【骨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說文》股也。《釋名》髀,
也。在下稱也。《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
又《祭統》殷人貴髀。《註》爲其厚也。
又《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又《廣韻》傍禮切,音陛。與?同。或作?。
髀【卷四】【骨部】
股也。從骨卑聲。?,古文髀。并弭切
(髀)股外也。各本無外。今依爾雅音義、文七命注、玄應書、太平御覽補。股外曰髀。髀上曰髖。肉部曰股、髀也。渾言之。此曰髀、股外也。析言之。其義相足。大部曰奎、兩髀之閒也。從骨。卑聲。幷弭切。十六部。
◎ 粵語:bei2
◎ 客家話:[海陸豐腔] bi3 [客語拼音字匯] bi3 [客英字典] bi3 [臺灣四縣腔] bi3 [梅縣腔] bi3 [寶安腔] bi3
◎ 潮州話:b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