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詞
(1) 用同“老” 。如:姥姥(外祖母;對年老婦人的尊稱)
(2) 另見
lǎo名詞
(1) (形聲。從女,老聲。本義:老年婦女的俗稱)
(2) 同本義
姥,老母,或作姆,女師也。——《廣韻》
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晉書·王羲之傳》
未至十余里,有一客姥,居店賣食。——《世說新語》
(3) 又如:姥姥(稱年老女仆)
(4) 通“母”。婆,丈夫的母親
便可白公姥。——《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公死姥更嫁,孤兒甚可憐。——《樂府詩集·瑯琊王歌辭》
(5) 又如:公姥(公公與婆婆)
(6) 另見
姥【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同姆。
又山名。天姥山,在紹興新昌縣東,道家稱爲第十六福地,石壁上有科斗字,高不可識。《謝靈運詩》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雲霓,還期何可尋。與母同。諸韻書分母姥爲二。
◎ 粵語:lou5 mou5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 lau3 lo3 [海陸豐腔] mu3 lau3 lo3 [客英字典] mu3 lau3 [臺灣四縣腔] mu3 lau3 lo3 [寶安腔] mu3 lau3
◎ 潮州話:lao2(láu) bho2(b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