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形聲。從羽,支聲。本義:鳥類、昆蟲的翅膀)
(2) 同本義
翅,翼也。——《說文》
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翅關(guān)(翅膀);翅趫(像張開兩翼的樣子);翅羽(鳥類兩翅上的長羽)
(4) 翼狀物。事物的形狀或作用像翅的部分 。如:飛機翅;風(fēng)箏翅;茶盤翅兒;紗帽翅
(5) 魚類的鰭 。如:飛魚翅;金翅鯉魚
翅【未集中】【羽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集韻》翄,亦書作翅。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同啻。《孟子》奚翅食重。《莊子·大宗師》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
又《正韻》申之切,音詩。不翅猶言不止是。
翄【卷四】【羽部】
翼也。從羽支聲。,翄或從氏。施智切
(翄)翼也。飛部曰。?、翄也。翼、篆文?也。從羽。支聲。施智切。十六部。
◎ 粵語:ci3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 ci4 [海陸豐腔] chi5 ti5 [梅縣腔] chii5 chi5 [臺灣四縣腔] cih5 ti5 [陸豐腔] ci5 [沙頭角腔] ci2 [寶安腔] ci5 [客英字典] chi5 [東莞腔] ci5
◎ 潮州話:ti3 c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