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1) (形聲。從水,肖聲。本義:消除;消滅)
(2) 同本義
消,盡也。——《說文》
消息陰陽。——枚乘《七發》。注:“消,滅也。”
消雰埃于中宸。——張衡《西京賦》。注:“消,散也。”
熱多則筋弛骨消。——《素問·皮部論》。注:“消,爍也。”
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孟子》
詔求隱學之士能消災復異者。——《三國志·魏志》
娘娘一肚子氣沒地方散去,借酒消愁。——京劇《貴妃醉酒》
(3) 又如:消索(滅盡,散亡);消炎(消除炎癥;消除炎熱);消弭(消滅停止)
(4) 消失,完全不存在
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易·泰》
觀其不合而散逐消藏,則未嘗不恨其道之難行也。——宋· 曾鞏《上杜相公書》
(5) 又如:消敗(消失,衰敗);消挫(消散)
(6) 減削
消,減也。——《廣雅》
心思消縮,齒發凋耗,常恐卒填溝壑,獨遺恨于無窮也。——宋· 曾鞏《再乞登對狀》
其間有戶消落之家。——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如:消折(耗損;虧損);消兵(減少兵員);消沮(削減;減弱)
(8) 消磨,打發
無酒能消夜,隨僧早閉門。——唐· 方干《冬夜泊僧舍》
樂琴書以消憂。——《文選·陶潛·歸去來辭》
(9) 又如:消脫(消磨);消日(消磨時光);消取(排遣。取,語助詞)
(10) 享受;受用
一片綠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白居易《哭從弟詩》
(11) 又如:消花(花銷。用掉的費用);消淹(享用)
(12) 售出
因作者正苦于無人知道,因而沒有消路。——魯迅《書信集·致曹聚仁》
(13) 又如:消倒(猶倒賣);消流(銷售流通);消售(銷售;賣出 )
(14) 禁受,經受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辛棄疾《摸魚兒詞》
(15) 又如:消任(禁受);消消(猶言受得了);消得(禁得起)
(16) 抵得上,配得上
莫夸十萬兵威盛,消個忠良效順無?——司空圖《淮西詩》
(17) 又如:消不得(抵不上);消得(值得;配得)
(18) 需要;須
那里消半碗飯時,那小官人命歸泉世。——《警世通言》
不消多事,隨分便好。——《水滸傳》
(19) 又如:消不的(不消;要不了);不消說
名詞
(1) 消息
兩頭往來,傳消寄信都是我。——《救風塵》
(2) 又如:消耗(消息)
(3) 糖尿病
素有消疾,自為宰相,謝病不視事。——《后漢書》
(4) 又如:消中(即消渴);消癥(消疾。即消渴病);消渴(中醫學病名。口渴,善饑,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癥等)
消【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盡也。
又滅也。《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釋也。《禮·月令》冰凍消釋。
又消耗。《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註》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詩·豳風》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消。《傳》消,河上地。
又疾名,與痟通。《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註》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藥名。
又通逍。《禮·檀弓》消搖于門。《註》消搖,又作逍遙。
又《韻補》葉新於切,音須。《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葉下臾。
又葉思留切,音脩。《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霍然雲消。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消【卷十一】【水部】
盡也。從水肖聲。相幺切〖注〗?,古文。
(消)盡也。未盡而將盡也。從水。肖聲。相幺切。二部。
◎ 粵語:siu1
◎ 客家話:[沙頭角腔] siau1 [梅縣腔] siau1 [臺灣四縣腔] siau1 [客語拼音字匯] seu1 xiau1 [陸豐腔] siau1 [東莞腔] siau1 [海陸豐腔] siau1 [客英字典] siau1 [寶安腔] sia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