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詞
(1) 用在陳述句末,表示肯定、猜測、夸張、強調等語氣。跟“呢”略同 。如:還早哩
(2) 〈方〉∶用于句中并列成分之后,表示例舉,跟“啦”相同 。如:筆哩,墨哩,都在桌上放著
(3) 另見
lǐ名詞
英里的舊稱
lī暫無詳細釋義
哩【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玉篇》力忌切,音吏。出陀羅尼?!墩滞ā氛Z餘聲。
又《正字通》音里。元人詞曲,借爲助語。
又《正字通》明制,冬至日,賜諸臣甜食一盒,凡七種,一松子海哩。鄭以偉曰:
字諸字書俱不載,今亦不識海哩
爲何物?!鸢次逡簟都崱酚帜?,音目,楚人謂欺爲哩
,乃嚜字之譌?;ピ敽賴衷]。
◎ 粵語:le1 lei5 li1
◎ 客家話:[梅縣腔] li1 [海陸豐腔] li1 le1 li3 [客英字典] li3 | li1 [陸豐腔] li3 li3 [客語拼音字匯] le1 li1 [寶安腔] li1 [臺灣四縣腔] li1 le1 li3
◎ 潮州話:li7 ,l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