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火;烈火
燬,火也。春秋傳:“衛(wèi)侯燬。”——《說文》
王室如燬。——《詩·周南·汝墳》
故書司燬氏。——《周禮·秋官·序官司燬氏》注
(2) 又如:燬宅(火宅)
(3) 太陽 。如:燬炎(太陽的光炎)
動(dòng)詞
(1) 點(diǎn)燃;燃燒
至牛渚磯,…燬犀角而照之。——《晉書·溫嶠傳》
(2) 又如:燬化(燒毀)
(3) 同“毀”。毀壞;焚毀 。如:燬廢(毀壞);燬爇(焚毀)
燬【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許委切《集韻》虎委切,音毀。《爾雅·釋言》燬,火也。《玉篇》烈火也。《廣韻》火盛。《詩·周南》王室如燬。《釋文》齊人謂火曰燬。
又《說文》人名。《春秋·僖二十五年》衞侯燬滅郉。
又《集韻》呼臥切,音貨。《爾雅·釋言》火也。郭璞讀。《詩·周南·如燬釋文》亦讀貨。《玉篇》同。
燬【卷十】【火部】
火也。從火毀聲。《春秋傳》曰:“衞矦燬。”許偉切
(燬)火也。從火。毀聲。春秋傳曰。衞侯燬。許偉切。按此篆許所本無。當(dāng)刪。
◎ 粵語:wai2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 fi3 fui3 [寶安腔] fui5 kui3 [客英字典] kwui3 fui5 [海陸豐腔] fui5 fui3 kui3 [梅縣腔] kwi3 fui1 [臺(tái)灣四縣腔] fi5 fi3 ku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