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形聲。從足,從(宗)聲。本義:腳印,蹤跡)
(2) 同本義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niǎo)跡深。——李白《謁老君廟》
千山鳥(niǎo)飛絕,萬(wàn)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訪其遺蹤。——宋· 蘇軾《石鐘山記》
絕無(wú)蹤響。——《聊齋志異·促織》
膽寒潛蹤。——《廣東軍務(wù)記》
(3) 又如:蹤塵(塵世的事情);蹤緒(蹤跡,頭緒);蹤響(蹤跡和聲響);蹤轍(蹤跡)
(4) 事物的痕跡
翠華一去寂無(wú)蹤,玉樓歌吹,聲斷己隨風(fēng)。——《鹿虔扆·臨江仙》
(5) 又如:蹤由(事情的始末);跟蹤
動(dòng)詞
(1) 追隨
朕欲遠(yuǎn)追周文,近蹤 光武,使宗廟有太山之安。——《晉書(shū)·劉曜載書(shū)》
質(zhì)菲薄而難蹤,心恬愉而去惑。——《隋書(shū)》
(2) 又如:蹤行(跟著走)
蹤【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huà):18畫(huà),部外筆畫(huà):11畫(huà)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huì)》將容切,音從。《玉篇》跡也。《釋名》從也。人形從之也。《前漢·揚(yáng)雄傳》躡三皇之高蹤。○按《說(shuō)文》無(wú)蹤字,古皆以縱爲(wèi)蹤。詳糸部縱字註。
又《韻補(bǔ)》葉卽王切,音匡。《陸雲(yún)·陸府君誄》耽精遐奧,肆志篇章。仰咨遺訓(xùn),思齊曩蹤。
◎ 粵語(yǔ):zung1
◎ 客家話:[臺(tái)灣四縣腔] ziung1 zung1 [客英字典] ziung1 zung1 [海陸豐腔] ziung1 zung1 [寶安腔] zung1 [沙頭角腔] zung1 [梅縣腔] ziung1 [東莞腔] zu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