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用刀斧砍斫
山不槎蘗,澤不伐夭。——《國語·魯語上》
名詞
(1) 樹木的枝椏
(2) 又如:槎牙(亦作“槎椏”。錯雜、參差不齊的樣子;又指枝叉);槎丫(槎砑。本指樹枝的分叉,也指怪石歧出的狀態(tài))
(3) 同“茬” 。如:槎木(殘留的根茬)
(4) 同“楂”。木筏 。如:乘槎;浮槎(乘筏泛游)
槎【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韻會》仕下切《集韻》側(cè)下切《正韻》茶下切,音厏。《說文》衺斫也。本作
。《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尚書·刋木註》刋,槎其木。
又《唐韻》仕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加切,音查。義同。
又桴也。同查。見查字註。
槎【卷六】【木部】
衺斫也。從木差聲。《春秋傳》曰:“山不槎。”側(cè)下切
(槎)衺斫也。?下曰。槎識也。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櫱。李善注西京賦引賈逵解詁曰。槎、邪斫也。韋曰。槎、斫也。按賈云衺斫者、於字從差得之。周禮有柞氏。周頌曰。載芟載柞。毛云。除木曰柞。柞皆卽槎字。異部假借。魚歌合韻之理也。從木。聲。側(cè)下切。十七部。按徐爰注射雉賦千荷切。此爲(wèi)舊音。漢書貨殖傳作山不?櫱。此爲(wèi)古字。今漢書譌爲(wèi)茬字。春秋傳曰。山不
。宋本皆如此。惟趙鈔本作山木不槎。今按當(dāng)於槎下補櫱。不當(dāng)於山下添木也。許書亦有謂國語爲(wèi)春秋傳者。此其一也。
◎ 粵語:caa4
◎ 客家話:[客英字典] ca1 [寶安腔] ca2 | za5 [梅縣腔] ca1 [臺灣四縣腔] ca1 [客語拼音字匯] ca2 [海陸豐腔] ca1
◎ 潮州話:z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