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出憂雨來,今行恐無雨。儻蘇八月旱,寧受一日苦。
瀟瀟涼浥稻,稍稍潤入土。生物吸流滋,如饑得膏乳。
田家隔短墻,頗亦聞笑語。幸收饘粥資,筋力庶可補。
山中雜賦二首。元代。劉詵。 昔出憂雨來,今行恐無雨。儻蘇八月旱,寧受一日苦。瀟瀟涼浥稻,稍稍潤入土。生物吸流滋,如饑得膏乳。田家隔短墻,頗亦聞笑語。幸收饘粥資,筋力庶可補。
(1268—1350)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為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門。卒私謚文敏。有《桂隱集》。 ...
劉詵。 (1268—1350)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為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門。卒私謚文敏。有《桂隱集》。
詠瀟湘八景各一首·洞庭秋月。宋代。劉克莊。 寄聲謝軒帝,不必奏鈞天。一碧九萬里,橫吹鐵笛眠。
疊前韻 其二。明代。莊昶。 峽束蒹葭帶客舟,江涵星月傍人流。悲歌絕意關人世,縱飲無錢解杖頭。海角往來都此興,心端涬溟浪誰愁。不眠猶抱閒來膝,山狎浮云水狎鷗。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寄吳信叟。宋代。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