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我這個遠離家鄉的人,什么時候才能回家呢?最讓我悲傷的是,連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飛去,而我卻挪不動步呢。
此二句,自問自。客,指自己。幾年,猶幾時。東,一作“春”。
末句正是申明“腸斷”之故。
此詩作于公元764年(廣德二年)春暮,在成都草堂。浦起龍注:“神味高遠。舊編廣德二年(七六四)自梓、閬還成都作,則‘東來’字不合。當是大歷三年(七六八)出峽后詩。”信如浦說,則此乃杜甫最后的一首五言絕句。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298頁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點明了時間和客居情況,表達急切渴望回歸故鄉的心情。安史之亂以后,八年來,杜甫帶著一家老小背井離鄉,從長安、洛陽、秦州輾轉流離到四川成都。詩中“東來”二字亦作“春來”。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閬州飄泊時,就已經作好了準備,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峽,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嚴武第二次到成都任東西川節度使,邀請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峽的念頭,舉家重新遷回成都草堂居住。“萬里客”三字,飽含著經年奔波的凄楚況味和濃烈的鄉思之情。此時,安史之亂已經平息,按說應當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浦起龍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就滿懷激情地表示過:“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如今又來到成都,早就縈繞于懷的回鄉之愿,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實現?一個問句,表現了詩人渴望回鄉而不能的急迫心情。
正當詩人為鄉情所苦、愁思百結的時候,一隊隊大雁正從濱臨錦江的成都上空,高高地向北歸飛。“高高”有自由自在、暢通無阻之意。大雁北飛之地就是中原地帶,它既是作者故鄉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權的所在地。詩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鄉,而自己卻多年滯留異地,不禁愁思縷縷。
這首詩短小精悍,含義雋永,余味無窮。這原因,一方面是詩人將自己的一片真情,融于字里行間,在平易樸實的語言里,蘊含著強烈的激情。另一方面,寫歸雁的詩,往往都是先從大雁本身著筆,然后再抒發議論,然而這首詩卻是先寫思歸的心情,一開始就直抒胸懷,先給讀者一個思鄉的強烈印象,然后再將描寫的筆觸對準空中的大雁,讓生動的形象去充分體現作者的思想,給人以具象化的感覺,先賦而后興。
不僅使情景交融,也使思鄉戀國之情表達得更為強烈,更為深長。另外,在絕句格式上,這一首采用了對起散結的方式。盛唐絕句重散行,四個散句起承轉合,句與句之間不講究對偶。而此詩一、二句用了對偶。后兩句用散句,又純任天然。這樣,在形式上把精巧與自然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讀來節奏優美,“神味高遠”(浦起龍語)。杜甫“常常把絕句作為遣興手段,即興漫成,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形式上有意識進行多種嘗試。”(周嘯天《唐絕句史》)從這首五言絕句中,也可以看出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讀何氏集三十韻。明代。胡應麟。 寥落黃初后,詞壇更幾人。齊梁紛藻繪,元宋轉荊榛。盛世占龍馬,明時起鳳麟。黃河懸日月,嵩岳降星辰。屈宋休前代,盧王祇后塵。才高梁苑客,賦擬洛川神。意氣橫今古,馳驅邁等倫。垂髫游上國,聳翮戾高旻。天詔頒黃屋,星槎下紫宸。通滇窮越巂,諭蜀近峨岷。吊古多停騎,違時蚤乞身。攜尊漳水夜,飛蓋鄴園春。歲序堪藜杖,鶯花暫釣緡。九重思麗藻,雙闕召詞臣。邂逅邊徐合,賡酬李薛頻。雞林傳制作,鳳沼降絲綸。帝命軒輶出,人看斧鉞巡。橫經非寂莫,執憲豈沈淪。絳帳弦歌日,青衿問字晨。岳蓮垂二華,宮柳暗三秦。仙掌金莖舊,咸關紫氣真。夔龍方步武,鵩鳥遽酸辛。消渴相如伍,修文子夏鄰。調高原寡和,道喪孰知津。彩筆精靈遠,瑤編絕藝陳。千秋垂燦爛,一代仰嶙峋。鸞掖名長在,龍門跡未湮。凄涼玄閣草,重睹玉堂賓。貌識鄱陽烈,詩傳水部親。轉教山斗望,悵絕潁溪濱。
讀莊七首 其六。。程千帆。 惠施過孟諸,莊周棄馀魚。濠梁雖共游,蹤跡亦略殊。窮達與貧富,夜旦相代居。爭關夢覺間,栩栩復蘧蘧。
己卯歲除夜。宋代。趙友直。 剛迎新歲至,俄驚歲復分。燒燈明萬戶,爆竹響千門。愁對梅花詠,強將柏葉吞。經年心底事,明日付東君。
絕句二首 其一。宋代。吳則禮。 華館相望接使星,長淮南北已休兵。便須買酒催行樂,更覓何時是太平。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樂樓。宋代。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安心已得安身法,樂土偏令樂事多。千里筠陽猶靜治,還家一笑定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