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愁悶一番新,雙蛾只舊顰。
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宋代。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愁悶一番新,雙蛾只舊顰。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遠處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見,近處水上的樓臺盡入眼底。一個人躺在帷帳之中,無人相伴。雙眉上還是舊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轉身起來,坐在窗前,眼前不時有流螢飛過。抬著望著天空一輪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憐惜我的憂愁,不忍變圓滿。
菩薩蠻:原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以繁音促節表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
榭(xiè):建于高臺或水面(或臨水)之木屋。
鳳幃(wéi):閨中的帷帳。
蛾:眉毛。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顏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細如蛾須,乃謂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顰(pín):作動詞為皺眉,作形容詞為憂愁。
繡戶:解釋華麗的居室,多指女子的住所。
疏螢:指螢火點點,忽明忽暗。
朱淑真的愛情生活極為不幸,作為一位女詞人,她多情而敏感,因此于中秋節前后幾天寫下了這首詞,具體創作年份未詳。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1338
春秋多佳日,而“山亭水榭”的風光當分外迷人,但詞人卻以極冷漠的筆調作出此詞,因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鳳幃”中之“寂寞”——獨處無郎,便沒有什么賞心樂事可言?!傍P幃”句使人聯想到李商隱《無題》詩中的名句:“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有意味的是,詞人使“愁悶”與“顰眉”分屬于“新”“舊”二字?!芭f”字以見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長“新”字則表現其愁情之與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與相思有關,這又是“舊”?!靶隆薄芭f”二字相映成趣,更覺情深。
輾轉反側,失眠多時,于是乃有“起來”而“臨繡戶”似乎是在期待心上人的到來。然而戶外所見,只不過“時有疏螢度”而已,其人望來終不來。此時,女主人公空虛寂寞的情懷,是難以排遣的。在這關鍵處,詞人又卻又寫出了一絲安慰,也算是自慰吧!詞人給她一點安慰,一輪缺月,高掛中天,并賦予它人情味,說它因憐憫閨中人的孤棲,不忍獨圓?!岸嘀x”二字,癡極妙極。同是寫孤獨情懷,蘇東坡在圓月上做文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朱淑真則在缺月上做文章“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币魄橛谖?,怨謝由我,真有異曲同工同妙。此詞最有興味之所在正是結尾兩句。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F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
朱淑真。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F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贈樂秀才匯川。清代。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三人磊落天下奇,世求一見恒難期。況與交游日把臂,此生此世誠一時。年來知己盡凋喪,詩文到處含酸悲。群鴟聚族爭腐鼠,安知溲渤潛蛟螭。一椽索處類屈蠖,誰復問字來卑棲。樂生青云客,慕我如饑渴。月明乘興叩荊扉,疑是山陰夜中雪。金尊綺饌玉作盤,邀我醉飽燈元節。愛我作大書,不惜絹素供涂污。愛我作長句,頻催屢促如追逋。自愧才同白頭豕,何能揚鬣傾江湖。感君意,為君謳。滔滔隴水去不休,各自南北東西流。紛紛草木無堅性,幾日飄蕩隨殘秋。與子共采明月珠,與子共寶荊山瑜。男兒立身貴不朽,莫教歲月空荒蕪。我今愿作他山石,攻金攻玉成璉瑚。君不見少年慷慨酣杯酌,移山倒海輕一諾。口血未乾盟已寒,星移雨散何澆薄。
伯友夜半酒醒戲舉一首。。劉崧。 對酒不能飲,高人方醉眠。衣裳侵石冷,冠幘掛云偏。地迥星聯戶,風澄露滿天。冥冥清夜過,驚起問初筵。
漢鐃歌十八曲 其十七 遠如期。明代。王世貞。 遠如期,招四夷?;实圩钌希梓氡傩?,符拔騊駼。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詔司農,罷輪臺?;实圩钌?,干羽舞兩階。群臣上,壽玉卮。單于來,單于來。
山居七詠題畫送周伯陽 其五 九曲山。明代。張羽。 竹林路陰陰,尋幽不覺深。不比羊腸坂,空傷行客心。
潢上釣魚得四十九枚戲成小詩。清代。李英。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