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時事重論,座中共惜斜陽下。今朝翦柳,東風送客,功名近也。約住飛花,暫聽留燕,更攀情語。問千牙過闕,一封入奏,忠孝事、都應寫。
聞道蘭臺清暇。載鴟夷、煙江一舸。貞元舊曲,如今誰聽,惟公和寡。兒騎空迎,舜瞳回盼,玉階前借。便急回暖律,天邊海上,正春寒夜。
水龍吟·送萬信州。宋代。吳文英。 幾番時事重論,座中共惜斜陽下。今朝翦柳,東風送客,功名近也。約住飛花,暫聽留燕,更攀情語。問千牙過闕,一封入奏,忠孝事、都應寫。聞道蘭臺清暇。載鴟夷、煙江一舸。貞元舊曲,如今誰聽,惟公和寡。兒騎空迎,舜瞳回盼,玉階前借。便急回暖律,天邊海上,正春寒夜。
這首詞與《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一樣,都是哀嘆宋室危亡之作。在公元1235年(端平二年),蒙古滅金后南下侵宋。此后連年兵事不息。夢窗卒于1274年,再五年南宋朝滅亡,因此詞人會有感傷時事,觸景生情,撫事興悲之作。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肚逭婕啡搿霸秸{”,《夢窗詞》集入“無射商”。各家格式出入頗多,歷來都以蘇、辛兩家之作為準。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十一句四仄韻。其他句逗不同者為變格。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領格,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信州”,唐時置,即今之廣信府,在江西上饒。萬氏出據信州,所以詞題用萬任官的駐地稱之。
上片送別贈言。“幾番”兩句。此是說好幾次與你聚集在一起討論著國家大事,座中友人都嘆惜大好江山惟留半壁,卻又因為權臣誤國,搞得現在國事如夕陽西墜似的到萬分危急的局勢?!敖癯比涫钦f:今天我折柳贈別,希望萬君能夠憑借“東風”(他人提拔)之力,在仕途上節節上升?!凹s住”三句,“飛花”、“留燕”中的“花”、“燕”似都是萬信州所愛女子的別稱。此處是說:在萬信州將要離此赴京之時,我為他約來了“花”、“燕”等可愛的女子,與他再見上一面,并談得難舍難分?!皢柷а馈比?,“千牙”,太守的別稱。此處指代萬信州。這是說:我且問問萬君,當你進京面奏君王之時,不知道有沒有能夠將民間中的忠孝事跡全都寫進奏章之內否?上片既有對國事的嘆惜,又提到萬君的私情,再囑之以正事,可見吳萬兩人的關系很好。
下片抒發了詞人對時局的悲觀感,并為朋友預作退路?!奥劦馈眱删洌疤m臺”,即御史臺的別稱。此處是說:御史臺的工作聽說是非常清閑的,你不如效法鴟夷子范蠡,趁機而急流勇退,并以一葉扁舟進入江湖自在快活為上策?!疤m臺”,照應上片“入奏”。據此萬信州這次入朝是去做御史官。該職官本應該將民間的疾苦及“忠孝事”都向君王反映,然而現在卻是“清暇”度日,所以詞人要為他設想趁早退隱江湖。“貞元”三句是說:唐代的貞觀、開元盛世,那時候的用人、治世之國策,到如今還有誰能去采納呢?只有你還牢記著這些古代明訓,并且大力宣揚,但是終究是曲高和寡無人響應啊?!皟候T”三句?!八础?,應指當今皇上。此處是說:你的子女們正在企盼著你趁早回家安度晚年;但是當今皇上卻對你還是一再地挽留、借重,希望你能夠繼續在朝為官,為國出力?!氨慵被亍比渥鹘Y,再發出悲觀論調。此處是說:你就是從現在起馬上改革時政弊端的話,也不能夠挽回這危亡的敗局了。因為西北方強大的敵人正在虎視耽耽地伺機滅我大宋江山啊!結句以“暖律”喻改革時政;用“天邊海上”借喻強敵;以“春寒夜”說明國勢的危急。此與首句“斜陽下”,同一意思。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師安撫生日。。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試問風騷將,誰登翰墨場。浮云玉壘變,秋草墨池荒。大雅淪金石,斯文厭秕糠。九成方命舜,三變必興唐。東壁初觀象,南箕果降光。終當薦清廟,始驗山崑岡。世喜韶音在,人皆肉味忘。遙聞望帝國,重立鄭公鄉。議論看前輩,春秋守素王。談經追服杜,下筆逼班揚。價重連城璧,功高治水航。詞源傾滟澦,才刃劇干將。思涌辭穿月,文成字挾霜。高明齊日觀,豪健敵風檣。不但垂金薤,方期兆玉璜。徑宜排稷下,不用奏阿房。退草三千牘,深窺數仞墻。多聞正科斗,博識辨商羊。鄉黨尊王烈,交游說鄭莊。弦歌化鄒魯,文物見成康。壯歲觀周樂,昭時笑楚狂。風塵天下轍,日月魏月梁。星列橋門外,霜寒璧水傍。應書隨漢傳,鼓篋上虞庠。大策先多士,高談兀老蒼。諸儒甘折角,宗伯許升堂。擢秀聯龍虎,凌霄翳鳳凰。西黌聊偃息,北海暫徊翔。絳帳師儒室,青衿弟子行。至音消鄭衛,俗學起膏肓。德業方天縱,才名故日彰。筑巖宜夢說,負鼎可干湯。憲古興華旦,蒐儒列奉常。魯宮傳禮樂,趙鐸應宮商。金納諸侯酎,郊崇上帝觴。朝儀修草具,廟樂紀芝房。方刺封中制,將方岱岳祊。守邦嚴典禮,范俗正堤防。恩賜尚書舄,班齊騎省郎。明光聯執戟,建禮入含香。鳴下趨文陛,垂紳拱御床。天臨豸冠動,風凜獸樽涼。禁省吟紅藥,朝廷少皂囊。憂時惟賈傅,疾惡甚張綱。伏閣曾留諫,埋輪詎畏強。忠言深慷慨,直氣欻飛揚。屢乞開宣室,常思請尚方。馬皆貪立仗,鳳獨見朝陽。直道難容黯,群臣惜渡湘。虛心忘寵辱,知命信行藏。徼道森長樂,周廬肅未央。贅衣重入侍,交戟儼開張。地有長城固,時無寶瑟僵。鳴鑾思禹穴,飛旆入雷塘。仗狩崆峒遠,旌垂少海黃。方資清宿衛,乃遽釋軒裳。負郭俄回駕,專城再耀铓?;平辫?,訟決召南棠。已去浮江虎,潛軀避境蝗。使車更刺舉,夷路看騰驤。未即歸前席。還聞出護羌。不通五尺道,坐富十年糧。念昔東南帝,多興楚越疆。聚星占晉國,厭氣走秦皇。往者何勞繼,今王未旺易量。布書垂象魏,仄席在巖廊。大業雖中僨,神謀正外攘。會須擒頡利,方擬殄燒當。宇宙依秦樹,山河接汶篁。再令宮禁肅,必賴股肱良。豈久留乘塞,行看入奉璋。無安都護府,亟趣舍人裝。有客彈長鋏,終年竊太倉。乘龍安敢望,飛鳳果為祥。貪祿難投幘,登堂阻奉觴。遙期千歲壽,坐見海生桑。
廬山雜詩十四首 其八 廬山風景佳絕而林木鮮少,為詩寄慨。。汪精衛。 巖谷春來錦繡舒,煙蕪蕭瑟正愁予。樓臺已重名山價,料得家藏種樹書。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歸覲。唐代。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和張寺簿功父得祠。宋代。釋寶曇。 碧海鯨魚快一逢,不為夜雨泣秋蟲。神交已極天人際,玉立仍馀國士風。故壘山川成舊恨,今年桃李著新功。卻應袖取經綸手,留待君王復沛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