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綠的淮水映照著屋門,我挽留的心意十分誠懇。
明月代我為客人送行,我的心緒卻如春潮翻滾不息。
郭司倉:作者的朋友。司倉,管理倉庫的小官。
淮(huái)水:淮河,發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經安徽、江蘇,注入長江。
留騎(jì):留客的意思。騎,坐騎。
良掾(yuàn):好官吏,此指郭司倉。掾,古代府、州、縣屬官的通稱。
該詩是王昌齡在夜里為送別朋友郭司倉而寫的詩[。詩人看到高升的明月,想到借其來比喻朋友將要高升(官職)的發展,同時,詩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祿,而且希望他能成為清正廉明的好官,因此作下該詩。
參考資料:
1、楊業榮.千家詩新注: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02:170
2、龍儒民.千家詩 語文新課標名家選:線裝書局,2010.10:123
這是一首表達友誼的作品,是一首送別詩。全篇寫出了詩人對朋友的深厚感情,感情表達得十分細致。
詩的開頭用了畫意般的描寫,點明時間和地點。這是臨水的地方,淮河碧綠的顏色被映在門上,應該是晚上吧,白天太陽下水的影子應該是閃爍不定的,不能看清楚顏色。只有靜夜下平靜的水面才會將綠色抹在人家的門戶上吧。當然做這個推測,也因為詩人后面還寫有留客的句子,應該天色已晚主客都有了不便之處,詩人才會生出挽留的心意吧。后面的兩個短句都有祝福的意思。尤其用漸漸高升的明月來比喻朋友將要得到的發展,表明詩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祿,而且希望他能成為清正廉明的好官,詩人真是在用善良的心對待朋友。春季的淮河潮水會夜夜高漲,詩人用潮水來形容自己對朋友的思念之心,這里即使有夸張地一面,但是也很形象化了那看不見的心緒,詩人的思念一下子變生動了。比喻的作用有說明,也有加深理解的一面。
作者以淮水之綠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來表達分別之愁,從環境入手,讓周圍景物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這種手法在王昌齡送別詩中占大多數。
這首作品里對朋友的心意寫得具體又深厚,選材有特點,而且素材的針對性也強。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頌古二十七首。。釋云賁。 風月山川共一家,誰來語下定龍蛇。太白不曾登便殿,筆頭昨夜自生花。
千秋歲 贈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韻。清代。宋犖。 韋編三換。一石才過半。丘壑性,終難變。傳文洛紙貴,顧曲吳綾賤。便便也,撐腸柱腹皆奇卷。日起花磚晏,短發梳還亂。追往事,休增嘆。杯螯左右手,便是長生愿。君不見,丹樓百尺仙居幻。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位頌·匣里青蛇吼。宋代。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庚申春重游適園二首 其二。近現代。葉云峰。 春光又是照蒼苔,幾度滄桑郁不開。舊雨無多成鬼錄,園林重振賴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