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雁渚。弄艷冶、又入垂楊如許。困舞瘦腰,啼濕宮黃池塘雨。碧沿蒼蘚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樓重上,憑誰為唱,舊時金縷。
凝佇。煙蘿翠竹,欠羅袖、為倚天寒日暮。強醉梅邊,招得花奴來尊俎。東風須惹春云住。□莫把、飛瓊吹去。便教移取熏籠,夜溫繡戶。
絳都春·余往來清華池館六年賦詠屢矣感昔傷今益不堪懷乃復作此解。宋代。吳文英。 春來雁渚。弄艷冶、又入垂楊如許。困舞瘦腰,啼濕宮黃池塘雨。碧沿蒼蘚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樓重上,憑誰為唱,舊時金縷。凝佇。煙蘿翠竹,欠羅袖、為倚天寒日暮。強醉梅邊,招得花奴來尊俎。東風須惹春云住。□莫把、飛瓊吹去。便教移取熏籠,夜溫繡戶。
《絳都春》,《夢窗詞集》入“仙呂調”。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韻。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字。此調《夢窗詞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盡相同。所以各詞句數有些差異。大致可分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個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為正格。
“清華池館”,即夢窗友郭希道在蘇州的園林,內多佳景,詞人曾“賦詠屢矣”。
“春來”六句,述園中景。“雁渚”,系園中水洲名,“云根路”,指園中小丘。此言春天來臨,郭家園林內的“雁渚”,又將成為一處游玩的勝景。我在園中一路玩賞,見鮮花繽紛,數株垂柳在春陽下懶洋洋地擺動“瘦腰”飄舞。一忽兒毛毛雨又沾濕了池旁的迎春花叢,池塘中也泛起了一片漣漪。園中的小山丘上,松柏蒼郁,樹下小徑苔蘚青翠,曲徑通幽,令人聯想起或許會有一位凌波仙子在此散步。“凌波微步”,暗指郭家內眷。“小樓”三句,園中憶舊。言己重新登上園中的一座小樓撫今追昔,感嘆還有哪一位嬌娘能再為我重唱那首《金縷曲》呢?上片游園,“感昔傷今”。
“凝佇”五句,追憶園中四時之景。詞人“往來清華池館六年”,所以對園中四時之景印象深刻。因此,在他的追憶下,園中諸景,一一浮現眼前:夏天園中“煙蘿翠竹”,一派黯綠;秋日“天寒日暮”,羅袖迎風;冬季逞強拼酒,醉倚梅叢;春陽萬花作奴,醉夢侑酒。所以詞人對此也“賦詠屢矣”。“東風”兩句,向主人進言。舊時稱主人為“東翁”,所以這里的“東風”應作主人郭清華;“瓊”,即骰子,古時的賭具。此言主人家應將園中快樂的生活象萬花似錦的春天,風云變幻的春云般保持下去,也不要將遣興娛樂用的骰子輕易地撤去,掃客人的逸興。“便教移取”兩句,夜宿尋夢。此言詞人想要在“小樓”之中重溫舊夢,所以請人搬來熏籠,將住宿處薰得溫暖如春,以便自己睡在那里可以獲得美夢。下片重在追憶。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八月湖浸天,揚帆入秋色。岷峨雪氣來,寒漲瀟湘碧。
子真冥鴻志,不逐籠下翼。九女疊云屏,於焉恣棲息。
新詩山水思,靜入陶謝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煙客。
送鄭子寬棄官東游便歸女幾。唐代。李群玉。 八月湖浸天,揚帆入秋色。岷峨雪氣來,寒漲瀟湘碧。子真冥鴻志,不逐籠下翼。九女疊云屏,於焉恣棲息。新詩山水思,靜入陶謝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煙客。相逢十年舊,嚬笑等歡慽.一飯玉露蔬,中腸展堆積。停食不盡意,傾意悵可惜。云水一分飛,離憂洞庭側。回車三鄉路,仙菊正堪摘。寄謝杜蘭香,何年別張碩。
己未除日與嘯麓薄游翠微元旦復至其地車中口占成四絕。。黃浚。 麟楦文章不放閒,歲華何事更相關。囊詩未辦悤悤祭,待看城西雪后山。
秋暑登道風山應群諒浩斌之約也。。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神之宮兮在何許,神之靈兮浩浩而無窮。入門陡覺殿宇崇,一亭軒敞懸洪鐘。一洞狹窄如樊籠,信由人力非天工。孤賞亦有槐與松,滌除炎熱生清風。我欲下山將何從。
勝亭雪望。宋代。薛季宣。 上元云路玉塵飛,應是虬驂罷會歸。望合郊原人世變,映浮城郭夜燈微。連天忘卻黃岡縣,際水平將赤壁磯。滾滾長江耐澄撓,浪回鷗鳥一驚翚。
九效 其五 醫國。宋代。葛立方。 破紐絕絡兮民不支,不了蘭藏兮舉世無醫。病在腠兮廢湯熨,未至血脈兮乃施針石。布指于位兮息至不知,陰陽倒置兮寒涼逆施。內實兮餌之桂附,中乾兮反投消以蠹。天生盧扁兮授術上池,躋民壽兮至期頤。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