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
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小雅·南有嘉魚。兩漢。佚名。 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翩翩者鵻,烝然來思。君子有酒,嘉賓式燕又思。
南方出產鮮美魚,魚群游動把尾搖。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宴飲樂陶陶。
南方出產鮮魚美,魚群游動隨水流。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宴飲樂悠悠。
南方有樹枝條彎,葫蘆藤蔓緊相纏。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宴飲樂平安。
鵓鳩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樹上。君子宴會有美酒,嘉賓歡飲勸滿觴。
南:指南方長江、漢水等河川。嘉魚:美魚。
烝(zhēng)然:眾多的樣子。罩罩:義同“掉掉”,眾魚在水中搖尾游動之貌。
式:語助詞。燕:同“宴”。
汕(shàn)汕:群魚游水的樣子。《說文解字》:“魚游水貌。”
衎(kàn):快樂。
樛(jiū)木:彎曲的樹木。樛,樹木向下彎曲。
瓠(hù):葫蘆。纍(léi):纏繞。
綏(suí):安。
鵻(zhuī):鳥名,即鵓鳩,也叫鵓鴣,天將雨或初晴時常在樹上咕咕地叫。
思:句尾助詞,下同。
又:通“侑”,勸酒。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57-359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44-346
此詩為周代燕樂的通用樂歌,與《小雅·魚麗》、《小雅·南山有臺》三首詩是同一組宴飲詩。先歌《魚麗》,贊佳肴之豐盛;次歌《南有嘉魚》,敘賓主綢繆之情;最后歌《南山有臺》,極盡祝頌之能事,敬祝賓客萬壽無疆,子孫福澤延綿。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357-359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44-346
這是一首專敘賓主淳樸真摯之情的宴飲詩。詩意與《小雅·魚麗》略同,方玉潤《詩經原始》云:“彼(指《小雅·魚麗》)專言肴酒之美,此(指《小雅·南有嘉魚》)兼敘綢繆之意。”
全詩四章,章四句。前兩章均以游魚起興,用魚、水象征賓主之間融洽的關系,宛轉地表達出主人的深情厚意,使全詩處于和睦、歡愉的氣氛中。兩章的開首兩句用重章疊唱反覆詠嘆,加強這一氛圍的形成。“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南有嘉魚,烝然汕汕”,魚兒輕輕擺動鰭尾,往來翕忽,怡然自得。讀者仿佛看見四面八方的賓客們聚集在廳堂,大排筵宴,席間觥籌交錯,笑語盈盈。魚樂,人亦樂,二者交相感應,一虛一實,宴飲時的歡樂場面與主賓綢繆之情頓現。短短數句,婉曲含蓄,意在言外,回味無窮。
若僅用一種事物來形容賓主無間的感情,讀起來不免單調,也不厚重。故詩人在濃濃的酒香中,筆鋒一揚,將讀者的視線從水中引向陸地,為讀者描繪了另一場景:枝葉扶疏的樹木上纏繞著青青的葫蘆藤,藤上綴滿了大大小小的葫蘆,風過處,宛如無數只鈴鐸在顫動。這里的樹木象征著主人高貴的地位,端莊的氣度;藤蔓緊緊纏繞著高大的樹木,頗似親朋摯友久別重逢后親密無間、難舍難分的情態。對此良辰美景,又有瓊漿佳肴,不能不使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第四章作者用了“推鏡頭”的手法,緩緩地將一群翩飛的鵓鳩送入讀者的眼簾,也把讀者從神游的境界拉回酒席。嘉賓在祥和歡樂的氣氛中酒興愈濃,情致愈高,你斟我飲言笑晏晏。望著那群鵓鳩,聽著咕咕的鳴叫聲,也許有的客人已開始商量打獵的事情了。這就隱含著宴飲后的射禮。用筆曲折,別具匠心,情寓景中,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賓主之間和樂美好的感情。
全詩是從水、陸、空三個角度來描繪賓客們初飲、宴中、酣飲時的形態。起初是營造氣氛,隨著酒筵的漸進,酒興漸濃,賓客也漸趨熱情奔放,人們的視線也隨之漸高。在寫作手法上,詩人運用了興中有比,賦比結合的手法。在章法、句式上,不僅采用重章疊唱的手法,而且在每章詩最末一句添了兩個虛詞,延長了詩句,便于歌者深情緩唱、抒發感情,同時也使詩看起來不呆板,顯得余味不絕。
蝶戀花·壬寅三月二十五日。近現代。呂思勉。 日暮園林花似霰。皓齒明眸,何處閑相見。枝上流鶯千百囀。新聲似怨韶光換。樓上有人雙淚眼。望斷天涯,人比天猶遠。蝶亂蜂狂渾不管。飛飛還向深深院。
馬上偶述。明代。黃佐。 南風吹沙作黃霧,紫騮嘶踏東華路。停鑣引領意悄然,宮樹離離聞杜鵑。
東風解凍省試。唐代。徐夤。 暖氣飄蘋末,凍痕銷水中。扇冰初覺泮,吹海旋成空。入律三春照,朝宗萬里通。岸分天影闊,色照日光融。波起輕搖綠,鱗游乍躍紅。殷勤排弱羽,飛翥趁和風。
送帥從龍之睢州判官 其二。明代。區懷瑞。 君本淡宕人,儒術世光大。著書亙六合,不足當函蓋。劍霓拂斗墟,蘋日浮江介。誤膺州里選,乃課封疆最。山水傲雙騶,蹤跡同方外。簪紱過蚊虻,所性輕塵壒。虛將腐鼠嚇,對此鹓雛噦。去擁百城資,弩力千秋會。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同袍才俊雕零盡,茍活人間只自嘲。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宋代。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