悵望西風抱悶思,
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
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
寥寥坐聽晚砧癡。
誰憐我為黃花病,
慰語重陽會有期。
憶菊。清代。曹雪芹。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要理解這首詩,我們就必須首先明白寶釵所“憶”的究竟是什么。從字面上看,她所憶的,當然是菊花。但菊花在這里象征什么呢?傳統“紅學”在這個問題上的解釋是,菊花象征薛寶釵出家遠去的丈夫,即賈寶玉。并且傾向于將整首詩的情感基調,說成是所謂的“孤居怨婦的惆悵情懷”。但這種解釋本身就是明顯有問題的。首先,這種說法與脂批對后文的提示相齟齬。戚序本第7回脂批有云:“歷著炎涼,知著甘苦,雖離別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謂香可冷得,天下一切無不可冷者。”(戚序本第7回雙行夾批)而寶釵《憶菊》中卻說“誰憐為我黃花病”,如果寶釵真的到了為思念寶玉而“病”的程度,又豈能說是“雖離別亦能自安”?其二,傳統“紅學”的解釋也不符合寶釵自己對人生聚散的達觀認識。第22回,寶釵《更香謎》,其末一句的說法是“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無獨有偶,第70回,寶釵在《臨江仙·柳絮辭》中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如果寶釵是為思念寶玉而到了為之“癡”、為之“病”的地步,又如何是“風雨陰晴任變遷”?如何是“任他隨聚隨分”?因此,把詩中的菊花解釋成賈寶玉,把整首《憶菊》詩解釋成所謂的“孤居怨婦的惆悵情懷”,實際上是完全講不通的!這里的菊花,還應該理解為寶釵高潔的社會理想方是。同回,寶釵作《螃蟹詠》諷時罵世,其中一句即云:“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姜,老辣之物也。比喻運用權力和法律,對螃蟹一樣的惡勢力進行懲罰和制裁。菊,高潔之物也,與姜對舉,即比喻高潔的社會理想。第42回,寶釵私下里對黛玉表示:
“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么大害處。”(第42回)
可見,男女各守其份,當官的清正廉潔,商人、農民努力為社會創造并積累財富,這就是寶釵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但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現實中卻是不存在的。正如寶釵所看到的那樣:“如今并不聽見有這樣的人”。那些讀書做官的男人,“讀了書倒更壞了”。故,寶釵不惜顛倒傳統的士、農、工、商的等級秩序,嚴厲批評那些士人“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有什么大害處”。這樣也自然引出一個話題,理想社會在現實中已經失落,寶釵當然要為之“憶”。而這才構成了《憶菊》的主題。——菊者,理想中高潔的社會。所謂“憶菊”,就是追憶失去的理想社會!
從整體來看,寶釵的《憶菊》詩即表現了寶釵對在現實中已經失落了的那個理想社會的苦苦追憶之情。而把這首詩與寶釵的另一首《畫菊》詩對看,一憂慮、憤懣,一瀟灑、解脫,這同時也暗示了寶釵的人生觀必將由憂世、憤世,而走向出世、遁世的趨勢。“慰語重陽會有期”是不可得的,只能“粘屏聊以慰重陽”。那么,再往后呢?只能到佛、道的出世哲學中去尋找精神歸宿。故,寶釵最后必然是“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必然是“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而這就是脂硯齋所說的“雖離別亦能自安”的心態,以及“香可冷得,天下一切無不可冷”的精神了!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嘗人世辛酸,后以堅韌不拔之毅力,歷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學家,小說家。先祖為中原漢人,滿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于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敗飽嘗人世辛酸,后以堅韌不拔之毅力,歷經多年艱辛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
潮州五首 其三 訪叩齒庵。。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次韻監試潼川提刑張兵部有懷家山木犀。宋代。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隨人到處黃。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榮枯境里自殊觀,造化機中無別香。不見儋州安樂法,隨花隨客作重陽。
題浯溪。宋代。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君父恩重臣子輕,功至彌天皆分內。靈武猶言權濟經,京師何忍小間大。南內起居不遑安,西宮晨夕無聊賴。不沒其實豫章公,言者無罪聞足戒。元結但持歸美心,為尊者諱誰獨怪。歸美為頌刺為雅,四詩義各有攸在。一出春秋雅頌中,兩忘人我是非外。朅來獨招莫逆魂,尊中有酒聊一酹。垂去更解未艾紛,石上有壁聊一疥。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
憶舊游 為周澹巖題其先世鐵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圖,同楊細士韻。。清代。姚燮。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荒形。縱非昔,仗守研文孫,補葺池亭。畫境依稀是,漫凄涼風月,柳斷荷零。朅來舊欄重倚,高躅吊鴻冥。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環四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