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慶庵寺桃花。宋代。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當(dāng)年的桃源人為了避秦之亂,找到這么一個男耕女織的佳地,但他們沒有年歷記載,只是看到桃花盛開,才知道是新的一年來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讓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隨水流出,為的是怕再有打漁人見到水中桃花,隨水找到洞口進來啊!
庵:古時的廟的名稱,和尚住居為廟,尼姑居處為庵;亦有把文人的書齋稱為庵的。
桃源:指晉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中的地方。故事說,有打漁的人順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桃紅:桃花開放。
遣:讓。津:渡口。這里進入桃花源的洞口。
處于南宋末年的謝枋得,對于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較為深刻的體會。統(tǒng)治者花天酒地,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而勞動人民卻動蕩之中,過著艱辛的日子。詩人見到慶金庵的桃花盛開,并沒有引起他觀賞的興起,而是從桃花源流水,聯(lián)想到了桃花源這個理想中的地方。詩人由此落筆,馳騁想象,寫下了這首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絕句。首句從桃花想到陶淵明筆下的桃源,并用一“尋”字寫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們長期生活在這里,歡度著幸福的年月,無憂無慮,連后來的漢及魏晉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會知道神州又經(jīng)過盛唐、二宋這些年代了。他們是如何計算歷法呢?“桃紅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樹開花,才知又是一年。雖寫得是計算歷法的方法,但表達的詩意卻遠不僅如此,而是更進一步形容了這個美妙的絕俗之地。三四兩名在,作者又從實景出發(fā),“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桃花一開,萬一隨流水出洞口,再有漁人發(fā)現(xiàn)怎么辦呢?如果我在那里,就決不會讓桃花落入水中。詩人發(fā)揮豐富的想象,表達對桃源的向往。當(dāng)然,這種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當(dāng)時世上除了南宋政權(quán)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人民過著動蕩不定生活,哪還有這樣的樂園呢?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dān)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xué)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lǐng)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
謝枋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dān)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xué)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lǐng)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燈夕二首呈劉帥。宋代。劉克莊。 士女如云服珥鮮,暫陪獵較亦欣然。清于坡老游杭市,儉似乖崖在劍川。使指何功煩卜夜,遨頭此念可通天。粵人擁道千層看,不見狨鞍三十年。
山中。唐代。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fēng)。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送惟良上人歸江南。唐代。盧綸。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岳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苦霧沈山影,陰霾發(fā)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yī)王。
昆巖。宋代。林景熙。 神斧何年鑿,南山片石盤。玉藏仙笥古,翠落縣門寒。老木天邊瘦,歸云雨外殘。市塵吹不到,朝夕靜相看。
聞?wù)f學(xué)詩如學(xué)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次韻楊廷秀求近詩。宋代。王庭圭。 聞?wù)f學(xué)詩如學(xué)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xué)鵲橋牛女樣,轉(zhuǎn)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jīng)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金縷曲 午詒代某君答《棄婦詞》,亦賦一解 其二。清代。樊增祥。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xué)鵲橋牛女樣,轉(zhuǎn)眼南箕扇簸。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jīng)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羞再抱,繡衾臥。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huán)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鴛牒字,付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