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江行。唐代。權德輿。 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彌傷孤舟夜,遠結萬里心。幽興惜瑤草,素懷寄鳴琴。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這是一首寫羈旅之思的五言律詩。
開頭二句:“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這里,出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位悲傷滿面、夜不能寐的行旅者。他憂思重重,滿腹愁腸。卻又不知如何排遣內心的苦悶,只是機械地用手敲著船舷。夜深了,繁露打濕了他的衣襟,他感到了深深的涼意,但卻依然痛苦地佇立在船頭。上一句,“扣舷”二字,不僅點出題中的“江行”,而且是以外在的動作顯露內心的痛苦。下一句,“浩露”,即繁露。它暗示出時間已至深夜,而旅人待在船頭的時間也已很久,因此衣襟都清涼起來。詩人以飽嘗旅途風霜雨露的境況,映襯出心境的凄涼,這是以內在的感受來寫內心痛苦的。
第三、四句,是點明其痛苦的原因:前一句是對開頭二句的總括。并且進一步說,在這孤舟遠行的夜晚,處處都在觸發著惹人傷感的情懷。這就形象地寫出了自己那種無法訴說的苦情。關于如此難耐的原由,后一句接著說:因為自己的一顆心正與萬里之外的那顆心相系著。這句詩妙在不是從單方面入手來寫相思之情的。而是說,自己與親人雖相隔萬里,但卻心心相印。因此,“遠結萬里心”比起單說“遠思萬里人”來,詩的意蘊就豐富得多,詩的韻味也更加深醇了。
第五、六句:詩人抒寫了相思離別的情懷。上一句,“惜瑤草”江淹《別賦》有云:“君結綬兮千里,惜瑤草之徒芳。”是說丈夫出外為官,閨中少婦自憐青春獨處。“瑤草”,即香草,為少婦自喻。此處借用其意,以不無解嘲的語氣說:我的深趣就在于憐惜妻子的青春獨處。下一句,“鳴琴”,即琴。意思是說:今夜我要以琴聲來寄托自己平日的懷抱,這或許能夠排遣我內心的苦悶吧!這兩句詩不僅注意對仗的工整,而且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惜瑤草”,是對前面詩意的承接;“寄鳴琴”,又開啟了后面的詩意。
最后兩句:詩人通過展現一幅孤寂凄清的寒江月夜圖,進一步表達羈旅苦情。“三奏月初上”,既點出題中的“月夜”,又寫出反復彈奏鳴琴的情景。詩人原想借彈琴排遣苦悶的,無奈苦悶尚未消除,又見到了冉冉升起的明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對孤身遠客來說,又添了一層行役情思。也使原已悲苦的旅人,其苦情又向前推進了一層。然而,還不僅如此。詩人此時面對的是月色溶溶下的寂靜空曠的令人生寒的大江。而詩人的心境,也好似這條凄涼寂寞的“寒江”。這兒的“深”字用得十分精當。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
權德輿。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后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后人稱為權文公。
雷陽道中即事 其八。明代。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瘴雨灑林煙不掃,火云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浣溪沙。近現代。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會麟山別業再次前韻四首 其四。。孫承恩。 物外乾坤別,樽前意興深。云山欣屬目,事業愧初心。野水淡秋思,庭槐生夕陰。商歌二三子,逸響振云林。
青杏兒。。姬翼。 一氣貫寥寥。冥混里、孰謂鵬蜩。千形萬狀隨空化,乾坤運轉,游塵野馬,都在扶搖。曳屣挈簞瓢。異玉食、肥馬金鑣。薰蕕梟鳳雖殊器,天鈞一點,靈明不昧,各自逍遙。
兵亂后自嬄雜詩 其八。宋代。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