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
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
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
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
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
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襄陽曲四首。唐代。李白。 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頭上白接籬,倒著還騎馬。峴山臨漢水,水綠沙如雪。上有墮淚碑,青苔久磨滅。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
在襄陽行樂之處,至今猶有人歌舞《白銅鞮》之曲。
漢江之澤水回繞著江城,襄陽之花容月色實在是令人著迷。
晉人山簡醉酒之時,在高陽池醉態可掬。
他頭上反戴看白接籬之帽驪在馬上,樣子實在是可笑。
峴山依著漢江,水綠如碧,沙白似雪。
山上有紀念羊枯的墮淚碑,上面的字己久為青苔所沒,看不清楚了。
姑且在習家池覓得一醉,不去山上看墮淚碑了。
也學一學山公欲上馬的醉態,讓襄陽小兒也笑上一笑。
襄陽曲: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八十五列于《雜歌謠辭·歌辭》。王琦云:“《襄陽曲》,即《襄陽樂》也,《舊唐書》:《襄陽樂》,宋隨王誕所作也。延始為襄陽郡,元嘉二十六年仍為雍州。夜聞諸女歌謠,因作之。其歌曰:‘潮發震陽來,暮至丈提宿。丈提諸女兒。花艷驚郎目。’”
白銅鞮:歌名。相傳為梁武帝所制。一說為南朝童謠名,流行于襄陽一帶。
山公:即山簡。晉代人,字季倫。“竹林七賢”之一山濤之子,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但他不理政務,只知飲酒游樂,故時人編了首《山公歌》。后成為流行在襄陽一帶的一首兒歌。這首歌詼諧有趣,廣為流傳,常被游歷襄陽的文人墨客所引用。
白接籬:白色的頭巾。山簡每喝醉了酒,總是倒戴著頭巾,倒騎著馬回家。
水綠沙如雪:一作“水色如霜雪”。
墮淚碑:在襄陽峴首山。這里用羊祜的典故。
習家池:又名高陽池,位于湖北襄陽城南約五公里的鳳凰山(又名白馬山)南麓,建于東漢建武年間。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76-178 .
此詩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游襄陽時。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時李白三十四歲,游襄陽,識韓朝宗,有《與韓荊州書》《襄陽曲四首》等作。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400 .
李白在襄陽所寫的這組詩,既可見其性情,又可見其詩風。在襄峴漢水的背景之下,一個懷著未醉之心的醉翁形象,栩栩如生。
組詩之第一首。這里的“白銅鞮”當指漢水在襄陽段的堤壩。這是襄陽群體娛樂的地方。江城被綠水環抱,襄陽的花,襄陽的月,真是迷人。讀著這首詩,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個場景,在月圓花好的夜晚,人們在江水邊的長堤上載歌載舞,多么熱鬧多么生動傳情。面對此情此景,詩人和讀者不能不忘我地陶醉在其中。這一首第三句在格律上有“失粘”之嫌,說明李白寫詩并不受格律的嚴格約束。
組詩之第二首。這是描寫一個歷史人物的醉態,這個人叫山簡。山簡是晉大將,性情豪放,酒醉后常反戴帽子倒騎馬。酒醉后的人物神態生動活現,在陽光下,系著白頭巾,倒著騎馬,非常有趣。此詩活靈活現地塑造了一個醉態可鞠的人物形象。
組詩之第三首。峴山、漢江、水色、沙色、山上的墮淚碑以及碑上的青苔,碑上被磨滅了的碑文等等物景,平實道來,沒有雕飾,其中自有詩人對世事滄桑的感慨。山依舊,水仍綠,碑尚在,唯有碑石上生了青苔,碑文已被磨滅,其寓意就是時間的長河能淹沒一切。
組詩之第四首:習家池邊舊有鳳泉館、芙蓉臺、習郁墓,群山環抱,蒼松古柏,一水涓涓,亭臺掩映,花香鳥語,風景清幽,自古常有騷人墨客來此詠詩作賦。西晉永嘉年間鎮南將軍山簡鎮守襄陽時,常來此飲酒,醉后自呼“高陽酒陡”,唐代孟浩然曾感嘆:“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墮淚碑是為了紀念西晉羊祜而立的。羊祜生前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羊祜死后,其部屬與當地百姓在峴山羊祜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杜預因而稱此碑為墮淚碑。酒醉了,墮淚碑也不去看了,欲上馬而又上不了馬,襄陽的小孩子們看著笑了。酒醉以后,人就不會有什么愁苦。“莫看”,“且醉”二句,是痛苦的瀟灑。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送蘇監生復還家。。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送黃若木還莆。明代。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賀平湖。明代。韓殷。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臺歌板聲。白馬錦韉來騕裊,玉樓銀榜枕巖城。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曉發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俯視蹴飛鳥,仰望捫蒼天。谷崖莽無路,下馬相攀緣。崎嶇幾回轉,猶在數里間。旌旗蔽云日,劍戟森林巒。憩陰摘山果,?壑漱清泉。試看荷戈士,飛走輕飆旋。邊關雖迢遞,大道亦便便。既違澹臺志,驅馳固宜然。悠悠日將夕,始及見平川。未知足力倦,飛騎得前奔。疾風覺后隨,倏忽達軍門。故人喜我至,尊酌且相歡。愿言勵雅操,戮力奉至尊。但愿師奏凱,辛苦馬足論。
游碧玉洞。。區必傅。 杖策恣邀游,相從在浚谷。洞口白云生,天際巖如屋。瀑布掛崖間,飛空作碧玉。長侶江流聲,還如煙霧簇。幽人獲其趣,仰臥觀不足。采彼澗中蒲,泛觴石泉曲。吹笙應空山,幽響恒相逐。往笑任所之,沿流攬秋菊。共唱紫芝歌,遙慕綺與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