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
郁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
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
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
內厚質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離婁微睇兮,瞽謂之不明。
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黨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態也。
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材樸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重華不可遻兮,孰知余之從容!
古固有不并兮,豈知其何故!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
懲連改忿兮,抑心而自強。離閔而不遷兮,愿志之有像。
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
亂曰:
脩路幽蔽,道遠忽兮。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
懷質抱青,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
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
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懷沙。先秦。屈原。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郁結紆軫兮,離愍而長鞠。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章畫志墨兮,前圖未改。內厚質正兮,大人所晟。巧陲不斵兮,孰察其揆正?離婁微睇兮,瞽謂之不明。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黨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態也。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材樸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重華不可遻兮,孰知余之從容!古固有不并兮,豈知其何故!湯禹久遠兮,邈而不可慕。懲連改忿兮,抑心而自強。離閔而不遷兮,愿志之有像。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亂曰:脩路幽蔽,道遠忽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懷質抱青,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初夏的天氣盛陽,草木都已經長得茂盛。
我懷著內心的深沉的悲哀,匆匆踏上這南國的土地。
眼前一片蒼茫,聽不出絲毫聲響。
我九曲的回腸纏著悒郁的愁緒,我遭到患難啊,是這樣地窮愁困厄。
撫念我的情感,反省我的初志,又只好把難言的冤屈壓抑在心底。
方正的被刻削得圓滑了,正常的法度卻沒有變易。
如果轉化初衷,改道而行,那是正直的君子所鄙棄的。
守繩墨而不變易,照舊地按著規矩。
內心充實而端正,自有那偉大的人物稱善贊美。
巧匠倕還沒有揮動斧頭,誰能看得出曲直和規矩?
黑色的花紋放在幽暗的地方,盲人說它沒有紋章。
離婁微閉著眼睛,盲者說他的目盲。
白的要說成黑,把上面的倒置下方。
鳳凰關進籠中,雞鴨卻舞蹈翱翔。
玉與石混淆在一起,有人拿來一斗而量。
那些黨人就是這般地鄙陋愚固啊,他們又怎能理解我心之所善。
責任大,擔子重,卻陷于沉滯,不被重用。
賢能的人雖然懷瑾握瑜,被逐困窮又怎能獻示于人。
村里的狗群起而狂吠,只因為它們少見多怪。
小人們非難和疑忌俊杰,是他們庸夫俗子的本性。
我舉止清疏而內質樸實,他們當然不懂得我的異彩。
有用的材料被丟積在一邊,人的才華就是這樣被掩埋。
我仁之又仁義之又義,忠誠老實以充實自己。
舜帝已死不可再生,有誰來賞識我這樣的氣宇。
自古來,賢圣不必同時,這到底是什么緣分?
夏禹和商湯已經遠隔,就追慕也不能再世。
抑制著心中的憤恨,須求得自己的堅強。
身遭不幸,只要我不變節,就會找到我所向往的圣人。
回路北上去尋找歸宿,日已昏昏,天色將暮。
姑且吐出我的悲哀,生命已經到了盡頭。
尾聲:
浩蕩的沅水湘水呵,每天每日地奔流不息。
長遠的路程陰晦幽蔽,是遙遠而蠻荒的旅程。
不斷地嘔吟悲傷,永遠地嘆息凄涼。
世間上既沒有知己,有何人可以商量。
我為人誠心誠意,但有誰為我佐證。
伯樂呵已經死了,千里馬有誰品評?
各人的稟賦有一定,各人的生命有所憑。
我要堅定我的志趣,決不會怕死貪生。
無休無止的悲哀,令人深長嘆息。
世間混濁無人了解我,人心難測,沒有人可以聽我表敘。
人生一死不可回避,但愿世上沒有什么使我矜惜。
請記下這件事吧,后進諸君,我將永遠以先賢為榜樣而前行!
汩(cú)徂:急行。
眴(shùn):同“瞬”,看的意思。
紆軫:委曲而痛苦。
離慜(mǐn):遭憂患。鞠:困窮。
刓(wán)方以為圜(yuán):把方的削成圓的。刓:削。圜,同“圓”。
常度:正常的法則。替:廢也。
易初:變易初心。本迪:變道。
章:明也。志:記也。
倕(chuí):人名,傳說是堯時的巧匠。斵(zhuó):砍,削。
蒙瞍(méngsǒu):瞎子。章:文彩。
離婁:傳說中的人名,善視。睇(dì):微視。
瞽(gǔ):瞎子。
笯(nú):竹籠。
鶩:鴨子。
臧:同“藏”。指藏于胸中之抱負。
瑾、瑜:均美玉。
委積:丟在一旁堆著。
遌(è):遇。
邈:遙遠。
大故:死亡。
汩:指水流疾貌,或為水的急流聲。
脩:長。
唫:同“吟”。此下四句據《史記》補入。
焉:怎么,哪里。程:量也。
錯:同“措”,安排。
曾:同“增”。爰(yuán)哀:悲哀無休無止。
愛:吝惜。
類:楷式,法。
參考資料:
1、黃壽祺、梅桐生譯注.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99-103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831-836
此詩寫作時間大約可以定位屈原臨死前,是詩人的絕命詞。也有學者認為此詩是屈原流放中懷念長沙的詩作,大約作于到達長沙之前,而在《九章·哀郢》之后,是屈原決心自殺的預告。
參考資料:
1、黃壽祺、梅桐生譯注.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99-103
2、王承略、李笑巖譯注.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103-108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宋宗廟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兩漢。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業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廟。
病訊四章 其二。明代。王彥泓。 繡被新鴛剩半床,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愿駐華姿有禁方。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酬李寄軒。。釋智愚。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未先通理不,聲詩不在言。相期湖上寺,執手聽啼猿。
山居二十詠 其十三 雙魚。宋代。洪適。 犀角透魚龍,石肌蘊星斗。亦有無情花,枝頭魚貫柳。
碧山吟社流馨亭落成時中秋后一日。明代。談悌。 稅憩適時暇,勝在城西隅。紫氛靄佛剎,綠柚含華濡。昔彥麗詞藻,往躅何宏舒。蘊藉漬瀝液,德輝披瓊琚。亭虛湛豐草,杞棘方芟殳。拘云襲芳若,架虹通游魚。良宴溢浩思,醉曳青霞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