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滿枝紅似霞。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
回面共人閑語,戰(zhàn)篦金鳳斜。惟有阮郎春盡,不歸家。
思帝鄉(xiāng)·花花。唐代。溫庭筠。 花花,滿枝紅似霞。羅袖畫簾腸斷,卓香車。回面共人閑語,戰(zhàn)篦金鳳斜。惟有阮郎春盡,不歸家。
千萬朵花兒竄上枝頭,將枝頭披滿紅霞。美人佇立在香車上,收卷畫簾的羅袖,搖曳著心底相思的牽掛。回頭與人閑語的時候,只見鳳釵金篦斜斜地簪住濃發(fā)。莫非她的愛人也做了阮郎,春光逝盡卻還不歸家。
思帝鄉(xiāng):又名“萬斯年曲”,原唐教坊曲,溫庭筠始創(chuàng)為詞調。此詞單調三十六字,七句五平韻,第一、二、四、六、七句押韻。
花花:言花朵繁多,即花花朵朵之意。
羅袖:羅衫之袖。此處代指閨中人。
卓香車:站在散發(fā)芬芳的車上。卓,站立。香車,古代車乘求其精美,常用優(yōu)質木材造成,飾以珠玉,涂以香料。
戰(zhàn)篦(bì):裝飾在 女子頭上微微顫動篦子。戰(zhàn),搖晃,顫動。篦,篦子,篦梳,梳頭的工具,比梳子齒更密,亦可做頭飾。
阮郎:泛指心愛的男子。此處借指遠游未歸之人。
歸家:一作“還家”。
參考資料:
1、徐國良 方紅芹 注析.花間集.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21
2、邱美瓊 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85-86
3、房開江 崔黎民.花間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69-70
這首詞是溫庭筠以女性為題材的作品之一,反映的是婦女的相思怨情,時間在春天。其創(chuàng)作年份未能確證。
參考資料:
1、邱美瓊 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匯校匯注匯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85-86
這首詞以春景起興,寫女子對丈夫的眷戀之情。開頭“花花”二句首先渲染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春光爛熳,百花盛開,為女主人公的出場作鋪墊。“羅袖”二句,寫女主人公出場,她穿著羅衣,面對畫簾,思念情人腸欲斷。由春日美景轉到相思之情的描寫,其中“腸斷”二字把景與情的和諧氣氛打破,樂景哀情相映,情更哀。“卓香車”,是說女子于畫簾之內,傷懷已極,故立車遣愁。
后四句攝取對話的特寫鏡頭:回頭閑聊,神態(tài)綽約。“回面”二句寫女主人公坐在車上與街上的熟人說話,這是女子掩飾自己情感的舉動,看似平靜,實為她在排遣自己“腸斷”的心情。結句寫女主人公因煩悶而向人訴說丈夫“不歸家”,很有情趣。女子之言實為衷曲,進一步揭示了她的內心世界,說明她“腸斷”的原由。這里借用劉晨、阮肇典故,意指情人久出未歸。一個“惟”字,表現(xiàn)出女子對愛的專一和執(zhí)著。
全詞圍繞“斷腸”寫人,時而繪景,時而動作與心情俱見,時而將心情隱于動作之中,時而又把心情寄之于話語之內,運筆多變,將人的內在心曲揭示無遺,極富神韻。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題李衛(wèi)公待渡圖。清代。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短衣長劍奇仿佛,妙處胸中如有物。赤云敢擊天子氣,黃金待鑄通侯骨。嗚呼丈夫古來抱奇詭,宛轉幾人巖下死!射鉤倘惡晉公子,驊騮又死鹽車底。
次韻昌叔詠塵。宋代。王安石。 塵土輕飏不自持,紛紛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高煙霧,散在人間要路岐。一世競馳甘睬目,幾家清坐得軒眉。超然祇有江湖上,還見波濤恐我時。
涼。。弘歷。 春雨既優(yōu)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云凈,樹杪吹涼風。一慰復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可知為農憂,循環(huán)無始終。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中書侍郎傅公挽詞 其二。宋代。范祖禹。 洛社瞻賢躅,書筵繼老成。聲容陪夙昔,論議想平生。節(jié)與盤山峻,名隨沇水清。草堂空舊隱,松月為誰明。
詠懷舊隱十五首 其三。元代。吳當。 憶昔升堂日,諸生授簡時。遺經(jīng)周禮樂,野服漢威儀。一自趨丹鳳,微班侍玉螭。風塵驚歲闊,猿鶴怨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