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花底。相見頹云髻。的的銀釭限意。消得和衣濃睡。
當時草草西窗。都成別后思量。料得天涯異日,應思今夜凄涼。
清平樂·櫻桃花底。清代。王國維。 櫻桃花底。相見頹云髻。的的銀釭限意。消得和衣濃睡。當時草草西窗。都成別后思量。料得天涯異日,應思今夜凄涼。
那時在櫻桃花下相見,她低垂著頭,如云般的發髻也傾側了。在閃爍的銀燈下,懷著無限的情意,如今卻要忍受和衣而睡的寂寞。
分離時我們在西窗下匆匆歡聚的時光。如今都成了別后的相思。你我各在天涯一方,何日才能相見,今晚想到這里內心更感凄涼。
①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同時又是曲牌名。屬南曲羽調。
②頹云髻:如云的發髻低垂下來。頹,下垂。
③的的(dídí):鮮明顯著貌。銀釭:銀白色燈盞。
④消得:謂怎禁得起。和衣濃睡:不脫衣而沉睡。
⑤草草:匆忙倉促或草率。
⑥思量:想念,相思。
⑦料得:也有稿作“遮莫”二字,大約之意。
⑧應思:也有稿作“轉思”二字,更思之意。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 ,2006:63-68
2、2. 吳蓓.王國維人間詞閱讀分析——清詞代表性文本閱讀之二: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25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王國維離家去蘇州任教,與自己的妻子莫氏離多聚少,抱著對家人和夫人的相思王國維填寫了此詞。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 ,2006:63-68
2、吳蓓.王國維人間詞閱讀分析——清詞代表性文本閱讀之二: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25
這首詞雖然很短,但卻貫串了好幾個不同的時空。“櫻桃花底,相見頹云髻”在時間順序上是最早的過去,是回憶與那個女子相見時的情景。“櫻桃花底”是以環境的美麗襯托人物;“頹云髻”是形容那個女子因羞澀靦腆而低下頭來的樣子。人與花互相襯托,那女子的美麗多情可想而知。“的的銀釭無限意,消得和衣濃睡”是離別后的現在。“的的”,形容燈光在昏暗的房間里明亮顯眼的樣子。“無限意”既是燈對人的情意,也是我對那個女子的情意,因為我也在為相思而痛苦,那痛苦無異于燈油的自我煎熬。“消得”帶起一個問句,意思是“怎禁得起”;“和衣濃睡”是說自己孤獨無聊。
“當時草草西窗”,是對過去和那女子相處的回憶。西窗之下與相知之人剪燈共語,何等安靜,何等溫馨,何等從容,而王國維卻冠以“草草”的狀語。“草草”是匆忙倉促,亦有草率的意思,因此這里就含有一種悔恨之意:當時苦知有現在的離別,就一定會加倍珍惜那短暫的相聚,可惜當時自己卻把這種相聚視為很平常的事情,隨隨便便就把那段時間打發過去了。
“料得天涯異日,應思今夜凄涼”是遙想今后。既然說“天涯異日”,可見現在雖已和那人離別,但還沒有身在天涯。這兩句說明,不但今日與那個女子相聚無望,而且今后更是無望,因為今后自己還要漂泊到比現在更遠的天涯海角,與情意卻只能越來越深,所以到那時候,今夜這種孤燈下的相思也將成為難忘的場景,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里。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登金山。清代。汪錚。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蘄王。
贈樂秀才匯川。清代。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華,疇昔知交絕來往。踽踽孤蹤近十年,邂逅石閭非夢想。高才逸氣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賞。眉山即山相繼來,睥睨今古分雄長。三人磊落天下奇,世求一見恒難期。況與交游日把臂,此生此世誠一時。年來知己盡凋喪,詩文到處含酸悲。群鴟聚族爭腐鼠,安知溲渤潛蛟螭。一椽索處類屈蠖,誰復問字來卑棲。樂生青云客,慕我如饑渴。月明乘興叩荊扉,疑是山陰夜中雪。金尊綺饌玉作盤,邀我醉飽燈元節。愛我作大書,不惜絹素供涂污。愛我作長句,頻催屢促如追逋。自愧才同白頭豕,何能揚鬣傾江湖。感君意,為君謳。滔滔隴水去不休,各自南北東西流。紛紛草木無堅性,幾日飄蕩隨殘秋。與子共采明月珠,與子共寶荊山瑜。男兒立身貴不朽,莫教歲月空荒蕪。我今愿作他山石,攻金攻玉成璉瑚。君不見少年慷慨酣杯酌,移山倒海輕一諾。口血未乾盟已寒,星移雨散何澆薄。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清代。龔自珍。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
憶昔自京至關中將四千里所歷古跡不能殫記因閒居無事追賦律詩凡十首目之曰憶晉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轅。 四月南風驛路長,汴梁河底樹蒼蒼。牙檣錦纜傷前代,□□□□□□□。□□□□□□□,□□□□□□□。□□□□□□□,□□□□□□□。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竹枯歸樵蘇,石爛棄沙礫。夷門得邂逅,綠發皆半白。追思少時事,俛仰如一夕。老矣無所為,空知念疇昔。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釋。出門事紛紛,歸臥意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