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宰相時,報效國家,日理萬機,志向遠大。
現在做了長史,無事可做,蹉跎歲月,虛度華年。
誰知道照鏡子時,才看到自己頭發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獨,只是自己的形體與影子相憐。
照鏡見白發:照鏡子時看到自己白頭發多了,人老了。含義是自照,反思,回憶的意思。
宿昔:宿是懷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間)。青云志:凌云壯志,志向遠大。
蹉跎:蹉跎歲月,這是指作者被罷免宰相貶出京城做了荊州長史這個閑官之后無事可做,時光流逝而無所作為,虛度年華。白發年:白頭發的年紀,形容自己老了。
誰知:誰知道。這是自言自語。明鏡里:鏡子里照到的作者。
形影:形體和影子。自相憐:自己的形體和影子互相同情,憐憫。意思是孤獨。
參考資料:
1、王莉.小學生古詩詞賞析大全: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53-54
詩人為政賢明,剛正不阿。由于他的努力,唐王朝更穩步地趨于繁盛。可是后來玄宗怠于政事,奸相李林甫極力排擠,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張九齡被罷相,次年貶為荊州長史。從此朝政日非,“開元之治”也就結束了。這首五絕正是“曲江罷相后,慨功業不遂而作也”。
參考資料:
1、霍松林.歷代絕句精華鑒賞辭典: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74
李賀詩云:“少年心事當拏云”。大凡人們年輕時的宏圖大愿,在歷經坎坷漫長的人生歲月之后,往往成為空瓤的神話,不堪回首。《照鏡見白發》抒發的是人到暮年、壯志未酬的無限感嘆。筆致清淺如流,樸實無華。詩題“照鏡見白發”極簡練地勾畫出抒情主人公對鏡傷懷的典型情境。
兩句詩超越人生種種具體形態的風云際遇,以“關山度符飛”式的大寫意筆法,摹寫出人們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范型。自古以來.哪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懷抱創業建功的凌云壯志,那些無以計數的熾熱夢幻都曾將繁花似錦的未來預付給了少年之心。然而,時光茌苒,歲月蹉跎,彈指間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將至。蕓蕓眾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平生志愿!早年率爾自許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則如殘英飄墜,無以收拾,只贏得蕭蕭然白發叢生。詩中并不明言,也無須拘泥于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云之志跌入寂寥空虛。從萌生“青云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發年”,本該有許多具體的生活內容。但所有這些,在詩人高度慨括的筆下急遽掠過。詩行大幅度地騰跳.更顯出事業未競,驀然間兩鬢已秋的驚惶與嘆喟。
“誰知明鏡里,形影白相憐。”“誰知”,未必不是一種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許是少壯時對自我的期望懸得過高,與如今碌碌無為抑或未達目標的現實反差太大,于是“臨晚鏡,傷流景”,發為遺憾、悲涼,無可奈何之浩嘆;同時、意外的口吻亦表達了辛酸的自嘲自諷。主人公羞于重溫往昔的壯懷激烈,攬鏡自憐,無從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鏡前,備受自尊心折磨。
壯志難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張九齡雖貴為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屢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擠,宏圖未展.常感惆悵失落。此詩或許是以嗟嘆自憐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鑒: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時時自醒奮進,蹉跎延宥將貽白發之恨。全詩寥寥二十字,用語明暢、筆勢飛動,感情沉郁凝霞。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張九齡。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胭脂梅 其一。明代。龔敩。 不著京塵染素衣,賞心還自愛芳菲。晚來東閣無詩興,帶得紅妝馬上歸。
尋胡處士不遇。唐代。韓翃。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次韻。明代。鄭潛。 山從遠浦盡,路向斷橋過。破屋鳴春雨,寒潮送晚波。故人耀華轂,小隱隔蓬窩。出處從吾好,前川寄一蓑。
登高。宋代。陳絳。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茱萸含香又滿頭,黃菊飄英再盈手。清歡未見玉山頹,高空任待金烏走。落帽聲名何足取,孟嘉一會登龍首。梅仙耳熱遺我詩,詩筆如椽膽如斗。
次韻謝唐先生惠得。。項安世。 后進魯諸生,斯文久服膺。有心知映雪,何意望寒冰。粵嶠連屏秀,閩溪凈練澄。山川八州地,人物九霄鵬。樞坐鄰丹扆,魁星粲玉繩。風流芳演迤,云路好依乘。賦客遺孫在,詩壇老將登。踵門觀道德,命坐辱賓朋。貌古文相似,身貧道不曾。明珠一百顆,什襲永緘{左月右上米下系}。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
憶舊游 為周澹巖題其先世鐵士先生所居秋水堂圖,同楊細士韻。。清代。姚燮。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荒形。縱非昔,仗守研文孫,補葺池亭。畫境依稀是,漫凄涼風月,柳斷荷零。朅來舊欄重倚,高躅吊鴻冥。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環四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