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客里鶯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橈扶夢駐東流。
浣溪沙·舟泊東流。清代。薛時雨。 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夕陽芳草滿汀洲。客里鶯花繁似錦,春來情思膩于油。蘭橈扶夢駐東流。
在藍天白云和綠水碧波之間,一葉小舟悠然而來,遠山倒映在水中,夕陽灑滿岸邊芳草。舟中人不禁為繁花似錦的春色深深陶醉,于是駐橈于東流。末句“扶夢”二字,穎異可喜。
薛時雨,字慰農,一字澍生,晚號桑根老農。安徽全椒人。咸豐三年(1853)進士。官杭州知府,兼督糧道,代行布政、按察兩司事。著有《藤香館集》,附詞二種:《西湖櫓唱》、《江舟欸乃》。臺灣第一巡撫劉銘傳親家。 ...
薛時雨。 薛時雨,字慰農,一字澍生,晚號桑根老農。安徽全椒人。咸豐三年(1853)進士。官杭州知府,兼督糧道,代行布政、按察兩司事。著有《藤香館集》,附詞二種:《西湖櫓唱》、《江舟欸乃》。臺灣第一巡撫劉銘傳親家。
擬庾子山詠畫屏風詩 其七。清代。張鶴齡。 窈窕排丹闥,回翔出鈿車。春旗拂岸柳,輕吹落山花。似出齊遄室,將宴楚章華。夷庚休畏險,峻坂隔褒斜。
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元代。柳貫。 小谷疏林受數家,年芳猶有刺桐花。白云不為青山地,截斷前峰兩髻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