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紅箋紙回紋字。多少柔腸事。去年雙燕欲歸時。還是碧云千里、錦書遲。
南樓風(fēng)月長依舊。別恨無端有。倩誰橫笛倚危闌。今夜落梅聲里、怨關(guān)山。
虞美人·濕紅箋紙回紋字。宋代。晏幾道。 濕紅箋紙回紋字。多少柔腸事。去年雙燕欲歸時。還是碧云千里、錦書遲。南樓風(fēng)月長依舊。別恨無端有。倩誰橫笛倚危闌。今夜落梅聲里、怨關(guān)山。
這是一首思婦之詞。上片寫的是曾給男子寄信訴說思念之情,卻始終未見回音。“紅箋”、“回紋”雖然都屬詞藻,具有美化與夸張的作用,但與女主人的心境都是聯(lián)系密切的。“濕紅箋紙”的“濕”表示流淚,而“紅”字固然是箋紙的顏色,卻又同時暗寓“淚盡繼之以血”的極度悲傷的含義。“回紋字”既表示書信是用盡心思擬寫而成,同時又暗示表示自己的愁緒是千回百轉(zhuǎn)連綿不斷的,且與下文的“柔和”緊密聯(lián)合。女主人寫了信,寄了出去,而回信卻一直沒來。春天,燕子北歸飛去;秋天,鴻雁南飛歸來;這些候鳥都是恪守信用準(zhǔn)時不誤的,而女主人企盼的回信呢?卻是“還是碧云千里、錦書遲”。句前加上“去年”,加上“還是”,說明希望落空已不止一次,等待的日子已經(jīng)相當(dāng)?shù)拈L了。下片寫思婦的愁悶無聊卻又無從排遣。“風(fēng)月長依舊”,日常生活幾年如一,沉沉悶悶,沒有波瀾,沒有變化。“別恨”二字,點出全篇主題。女主人知道自己的愁苦來源于離別之恨,但這別恨為什么又是如此的索系纏繞,紛紜雜亂呢?自己卻說不清,道不明,故而說它“無端”。這樣寫來,雖略嫌含混,而所抒之情卻更加深入細(xì)致了。書信不來,人更未還,思婦的心情由愁而生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這一種怨情又如何表達(dá)呢?說“倩誰”吹笛,是無人吹笛的意思,故而“今夜落梅聲里、怨關(guān)山”也就只能是自己的心頭所想了。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fēng)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fēng)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送張靜峰年兄赴河南別駕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 十年南省客,半刺領(lǐng)東周。馬向雪中去,人稱洛下游。關(guān)河三輔道,云物二陵秋。別思還蕭索,寒塘水自流。
霜后紀(jì)園中草木十二絕 其六。宋代。范成大。 牡丹初剪時,已具新花眼。代謝不容發(fā),笑殺鐵門限。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cè)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金谷懷古。唐代。杜牧。 凄涼遺跡洛川東,浮世榮枯萬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綺羅魂斷玉樓空。往年人事傷心外,今日風(fēng)光屬夢中。徒想夜泉流客恨,夜泉流恨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