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歸休上越王臺,歸思臨高不易裁。
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
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蕩月回。
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fā)被春催。
南海旅次。唐代。曹松。 憶歸休上越王臺,歸思臨高不易裁。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蕩月回。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fā)被春催。
抒發(fā)內(nèi)心的懷鄉(xiāng)之情最好不要登上越王臺,因為登高望遠只會使內(nèi)心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更加無法排解。
我正在南海這個鴻雁無法飛到的地方客居,故園的音訊又有誰可以傳達呢?
城頭的角聲吹去了霜華,天已經(jīng)亮了,護城河里尚未退盡的潮汐還蕩漾著殘月的投影。
長年郁結(jié)在心中的歸思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年年春天一到便被催發(fā)開來。
南海:今廣東省廣州市。
越王臺:漢代南越王尉佗所建,遺址在今廣州越秀山。
裁:剪,斷。
當:一作“逢”。無雁處: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飛向南方過冬,據(jù)說飛至湖南衡山則不再南飛了。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無雁處”。
霜盡:此處指天亮了。廣州天氣暖和,天一亮霜便不見了。
郭: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圍墻。蕩:一作“帶”。
發(fā):一作“向”。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806 .
2、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425 .
此詩作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之前。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潛山)人,因?qū)以嚥坏冢L期流落在今福建、廣東一帶。這首詩就是他連年滯留南海(郡治在今廣東省廣州市)時的思歸之作。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 .唐詩鑒賞大全集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0 :425 .
2、徐燕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1320-1321 .
此詩抒寫羈旅之情。首聯(lián)“憶歸休上越王臺,歸思臨高不易裁”,從廣州的著名古跡越王臺落筆,但卻一反前人的那種“遠望當歸”的傳統(tǒng)筆法,獨出心裁地寫成“憶歸休上”,以免歸思泛濫,不易裁斷。如此翻新的寫法,脫出窠臼,把歸思表現(xiàn)得十分婉曲深沉。
頷聯(lián)“為客正當無雁處,故園誰道有書來”,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鴻雁南飛不過衡山回雁峰的傳說,極寫南海距離故園的遙遠,表現(xiàn)他收不到家書的沮喪心情。言外便有嗟怨客居過于邊遠之意。李煜的“雁來音信無憑”(《清平樂·別來春半》),是寫見雁而不見信的失望;而曹松連雁也見不到,就更談不上期待家書了,因此對句用“誰道有書來”的反問,來表現(xiàn)他的無限懊惱。
頸聯(lián)“城頭早角吹霜盡,郭里殘潮蕩月回”,展示了日復一日喚起作者歸思的凄清景色。出句寫晨景,是說隨著城頭凄涼的曉角聲晨霜消盡;對句寫晚景,是說伴著夜晚的殘潮明月復出。這一聯(lián)的描寫使讀者想起唐詩中的有關(guān)詩句:“三奏未終天便曉,何人不起望鄉(xiāng)愁”(武元衡《單于曉角》);“回潮動客思”(李益《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曉角、殘潮,都是牽動歸思的景色。如果說,李白的《靜夜思》寫了一時間勾起的鄉(xiāng)愁,那么,曹松這一聯(lián)的景色,則融進了作者連年羈留南海所產(chǎn)生的了無終期的歸思。
歸思這樣地折磨著作者,平常時日,還可以勉強克制,可是,當新春到來時,就按捺不住了。因為新春提醒他在異鄉(xiāng)又滯留了一個年頭,使他歸思泉涌,百感交集。“心似百花開未得,年年爭發(fā)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羈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對歸思的抒寫推向高潮。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處于抑制狀態(tài)的歸心,進而表現(xiàn)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歸思泛濫,那就像被春風催開的百花,競相怒放,不由自主。想象一下號稱花城的廣州,那沐浴在春風里的鮮花的海洋,讀者不禁為作者如此生動、獨到的比喻贊嘆不已。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動貼切,表現(xiàn)出歸思的紛亂、強烈、生生不已、難以遏止。寫到這里,作者的南海歸思在幾經(jīng)婉轉(zhuǎn)之后,終于得到了盡情的傾吐。
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進行了富有個性的探索,它沒有采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沒有采用借景抒情為主的筆法,而是集中筆墨來傾吐自己的心聲,迂曲婉轉(zhuǎn)地揭示出復雜的心理活動和細微的思想感情,呈現(xiàn)出情深意曲的藝術(shù)特色。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皇皇我后,紹業(yè)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zhí)中和,以蒞蒼生。
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
齊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階步歌。兩漢。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yè)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zhí)中和,以蒞蒼生。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八風清鼓,應以祥禎。澤浩天下,功齊百靈。
目病初愈示敬亭貽謀。清代。敦敏。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至日留安肅署中。明代。韓日纘。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jīng)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預遣荔生能應節(jié),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挽大溪姚祥叔即南。宋代。戴復古。 慶門今獨盛,舊族有光華。日坐不欺至,天興積善家。山林娛晚境,書史是生涯。手種堂前桂,君看身后花。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
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勛推世上,馀興寄杯中。
喜色煙霞改,歡忻里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唐代。郭澹。 介胄鷹揚出,山林蟻聚空。忽聞飛簡報,曾是坐籌功。迥夜昏氛滅,危亭眺望雄。茂勛推世上,馀興寄杯中。喜色煙霞改,歡忻里巷同。幸茲尊俎末,飲至又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