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南鄉子·岸遠沙平。唐代。歐陽炯。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江岸遠處,平平的沙灘,夕陽照著歸路,歸路上晚霞燦爛。一只孔雀臨水自賞,敞開的翠尾七彩斑斕。路上的腳步似把它驚動,誰知它認得行人開屏依然。
南鄉子,詞牌名,又名《好離鄉》、《蕉葉怨》,唐教坊曲,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單調始自后蜀歐陽炯。南唐馮延巳始增為雙調。馮詞平韻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韻。另有五十八字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歸路:回家的路。
自憐:自愛。金翠尾:毛色艷麗的尾羽。
臨水:言孔雀臨水照影。
參考資料:
1、錢國蓮 等 .花間詞全集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2 :125 .
2、房開江 崔黎民 .花間集全譯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0 :378-379 .
3、陳如江 .花間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378-379 .
這首詞詠的是難過風光中的原野暮色。朝與暮作為特定內容可以有昂揚向上和頹廢沒落的寓意,但作為自然景色卻都很美,旭日和夕陽,朝霞和晚霞,絢麗而富于變化,都能激起人們的美感。在古典文學中寫暮色的名句、名作是不少的,歐陽炯能寓奇于變,寫景抒情,與前人不相因襲,具有藝術魅力,他寫南國新異景物,是出于妍雅之筆。這一首像一幅旅人暮歸圖。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詞一開頭雖無一字寫河,而河已突現在畫面。從遠岸、沙灘,人們不難意識到附近有一條魚歸路曲折并行的河流。岸之“遠”,“沙”之平都是人的感覺,所以詞雖未直接寫人而旅人也自然突現在畫面上了。然后詞人著一“歸”字,使他的活動內容更為具體,而且能引起人的豐富聯想。至于“日斜”、“晚霞明”,既點明了歸途的時間,又渲染了景物的色彩。應當說這兩句十一個字已把旅人暮歸的背景表現得頗有畫意了。下面三句則是畫面的中心,是近景,是特寫,它使暮景帶上了鮮明的個性特征:“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這景象只有南國才有。
孔雀的珍奇美麗,自古為人稱道。屈原《九歌》描寫少司命華麗的車蓋,已提到以孔雀羽為飾。歐陽炯寫的不是人工飼養的孔雀,而是野生孔雀。他寫旅人忽見河邊孔雀開屏,它那徘徊四顧的神氣,儼然自憐其尾。孔雀長期未受人們侵擾,與人相狎,所以盡管起初被旅人的腳步聲嚇了一跳,但看看旅人又馬上鎮靜下來,并沒有拖著長尾飛去。
這首詞,從押韻看,它先用平韻,后用仄韻,給人以音律變化之美。整首詞重視創造意境,景中有人,所以有以少勝多之妙。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后,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于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
歐陽炯。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后,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于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叉魚招張功曹(署)。唐代。韓愈。 叉魚春岸闊,此興在中宵。大炬然如晝,長船縛似橋。深窺沙可數,靜搒水無搖。刃下那能脫,波間或自跳。中鱗憐錦碎,當目訝珠銷。迷火逃翻近,驚人去暫遙。競多心轉細,得雋語時囂。潭罄知存寡,舷平覺獲饒。交頭疑湊餌,駢首類同條。濡沫情雖密,登門事已遼。盈車欺故事,飼犬驗今朝。血浪凝猶沸,腥風遠更飄。蓋江煙冪冪,拂棹影寥寥。獺去愁無食,龍移懼見燒。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文客驚先賦,篙工喜盡謠。膾成思我友,觀樂憶吾僚。自可捐憂累,何須強問鸮.
正月四日喜許氏女得甥。明代。沈周。 汝寡無丁男,托命惟一女。活世真廢人,盲瘖無乃是。今年女有育,正月利弧矢。乃是四日生,六日方聞喜。得報訝其遲,隔縣本非邇。老夫笑滿面,賀汝似得子。他人視則甥,在汝則子比。緣情遂亡分,慰眼并遺氏。在我固稱彌,因汝喜切已。婦人曷持家,嫠煢粗有恃。身后饗粢盛,其氣尚有以。汝夫在地下,不為敖氏鬼。譬如委霜草,今為春風起。復如涸溝魚,一夜漫春水。只憂不曾生,既生長易矣。便須買書本,教自孩提始。成人無他圖,讀書而已耳。
易守建業毅夫有詩贈別次韻五首 其一。宋代。陸佃。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屏翁領諸孫小集亦龍弟野亭君玉即席有詩次韻。宋代。戴炳。 結屋新亭好,登臨雅興長。心融八窗白,塵隔九衢黃。泛菊金英碎,嘗粳玉顆香。更期梅著蕊,來賞小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