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唐代。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xì)雨來。茅茨疏易濕,云霧密難開。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成都有個犀浦鎮(zhèn),只是一個十分繁榮,富強(qiáng)的大鎮(zhèn)。我正巧在四月路經(jīng)此地,看到了這里美麗的景色。滿樹的黃梅已經(jīng)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長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細(xì)雨,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云霧彌漫,田間有春水澆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jiān)阪覒?,形成一個個漩渦達(dá)到河岸又返回來。
犀浦道:屬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縣犀浦鎮(zhèn)。安史之亂,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為南京,實(shí)未進(jìn)駐。
湛湛:水深而清
冥冥:昏暗
盤渦:急水旋渦
此詩描寫蜀中四月的情景,壯美與纖麗互見,宏觀與微觀俱陳。細(xì)雨迷蒙,密霧難開,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壯闊。
詩中的“南京”是指現(xiàn)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縣,現(xiàn)在四川郫縣的犀浦鎮(zhèn)就是當(dāng)年犀浦縣治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夏日樓居漫興二首 其二。。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隱居。苦吟遲得句,倦讀臥看書。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余。老親身更健,千里寄雙魚。
秋夜。宋代。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蟾蜍澹簾箔,機(jī)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長山謁范公祠四絕 其三。明代。張吉。 拜相后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歷為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白髭嘆。明代。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dāng)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fù)嗟。人生天地間,老去會不免。猶勝嚴(yán)終輩,終身不得見。
隴上遇雨。宋代。劉跂。 隴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窮避無所。昆陽之戰(zhàn)飛屋瓦,白登之圍矢交下。從者散去馬可憐,故人借我非我馬。上坡歷塊已攲側(cè),下坡流滑攢四腳。既僨而起倏復(fù)顛,墮策失轡心茫然。從者好在無自苦,履穿衣敝吾償汝。我亦短褐不得完,掛樹一裂長尺五。此生辛勤身不辭,七歲嬌女三歲兒。泥涂模糊啼午饑,買餅一百汝勿啼。滹沱麥飯蕪蔞粥,咄汝豈得長食肉。仰天長嘆冠纓絕,下馬納屨踵亦決。張儀舌在雖自知,范叔衣寒一何切。人生貧賤烏足悲,行吟不顧妻罵隨。寄聲公等勿誚我,富貴莫忘牛衣時。
麻姑仙馭出昆崙,海上方蓬海市吞。蒼狗吠來天入夢,素娥奔去月消魂。
筳篿雖設(shè)靈氛遠(yuǎn),椒醑空陳帝闕尊。一自瑤池巡幸后,祇今飄泊有龍孫。
巢大司寇書齋暢觀名畫索題長句。清代。戴亨。 麻姑仙馭出昆崙,海上方蓬海市吞。蒼狗吠來天入夢,素娥奔去月消魂。筳篿雖設(shè)靈氛遠(yuǎn),椒醑空陳帝闕尊。一自瑤池巡幸后,祇今飄泊有龍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