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秋浦正逢秋,夢里重來似舊游。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
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
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宋代。楊萬里。 我來秋浦正逢秋,夢里重來似舊游。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我來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卻宛如夢中重來,游歷故地;
自然風景不能償付詩酒之債,古今的詩人總是借山水來抒發(fā)他們的憂愁;
謫仙李白曾在顛吟寺賦詩狂飲,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樓怡情自樂;
問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們?nèi)徊徽J識,齊山依舊籠罩在寒流之中。
注釋
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寶年間改州為郡,池州改名為秋浦郡。另有縣名,河名。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這首詩編在《江東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東轉(zhuǎn)運副使期間出行今皖南一帶時所作。池州,今安徽貴池縣,唐代詩人杜牧曾于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齊山登高》詩,詩題中“齊山寺”,當即后世為紀念杜枚而建。
“我來秋浦正逢秋,夢里重來似舊游。”起聯(lián)點明來秋浦(即池州)的時間和自己對這里的向往。首句疊用“秋”字,格調(diào)清爽流利,表現(xiàn)出輕松喜悅的心情;次句說自己早就向往秋浦,魂夢中曾到此地;這次來到池州,宛如夢中重來,游歷故地了。以實為夢,以新游為舊游,寫出對此地的親切感情。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風月,指自然風景,與下句“江山”對文義近。頷聯(lián)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風月抒發(fā)感慨。出句說這里的自然勝景老是不能償付詩酒之債,言下之意是,詩人們?yōu)檫@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經(jīng)常把它作為靈感的源泉和詩材的淵藪,以致供不應求。本來是平常的意思,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便倍覺新穎而雋永。對句說,此間壯美的江山,古往今來,長久地牽系著詩人有感于國運盛衰、人事代謝的愁懷。說“長管”,正見盛衰代謝的古今相續(xù)。這一聯(lián)將江山風月與古今人事相聯(lián)系,有風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于是引出下一聯(lián)。
“謫仙狂飲顏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頸聯(lián)承上“詩酒”,分詠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動的兩處遺跡。被稱為謫仙人的李白以豪飲著稱,他曾到過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諸作;杜枚作過池州刺史,他的生活放蕩不羈,多有抒寫艷情之作,故說“倡情”。兩句是說,李謫仙往年狂飲之處,后來建造了顛吟寺,杜牧之昔日冶游之處,后來建造了冶思樓。這一聯(lián)概括池州勝跡,造語工巧而自然。
“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兩位大詩人當日的文采風流,如今問起當?shù)刂菝瘢箿喨徊粫裕挥心窃娙说桥R過的齊山,依舊俯視著寒流。春秋時,齊景公曾登牛山,北望臨淄,想到人生難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曠達,反其意而作《九日齊山登高》,說:“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而今,登齊山的古人固然長已矣,即便是他們身后之名,也已寂然。可見,不僅“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而且死后之名是否能“千秋萬歲”,也大為靠不住。此聯(lián)暗用杜牧詩意,翻進一層,一結(jié)蒼茫悠遠。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高宗皇帝韋杜三詩御書贊。宋代。岳珂。 古者賦詩,惟以言志。或陳卒章,或摭首意。惟圣秉籙,啟于多艱。北鄉(xiāng)之悲,鑾輿未還。歲時雇瞻,雪涕凝竚。宸毫寄心,亦或有取。惟唐二臣,一唱一酬。節(jié)物感不,下筆不休。西清燕閒,念此夐隔。郁乎居南,凄其望北。璧跗瑯鈕,舒卷龍箋。白云其翔,契闊十年。臣之管窺,嘗讀國史。曹勛衣襟,洪皓幅紙。或慟或泣,或命以官。或間持書,或使問安。玉音瑯瑯,具記青汗。宜其注思,感此歸雁。三詩之作,迭寫杜韋。社日二篇,獨書前詩。昭哉圣情,如古之賦。迄其弗償,徒切舜慕。霜露之履,誰無此哀。此或尼之,謂之何哉。是帖之傳,式媲遺訓。敵愾于王,見者必備。
金壇王叟六十壽之。明代。王世貞。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
花園即事呈常。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宋代。汪元量。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里無情亦有情。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diào)笙。
到香港。清代。黃遵憲。 水是堯時日夏時,衣冠又是漢官儀。登樓四望真吾土,不見黃龍上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