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柳子厚之謫永州,得勝地,結(jié)茅樹蔬,為沼沚,為臺榭,目曰愚溪。柳子沒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無復(fù)曩時矣!”一聞僧言,悲不能自勝,遂以所聞為七言以寄恨。
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
隔簾唯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
草圣數(shù)行留壞壁,木奴千樹屬鄰家。
唯見里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樵車。
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傷愚溪三首。唐代。劉禹錫。 故人柳子厚之謫永州,得勝地,結(jié)茅樹蔬,為沼沚,為臺榭,目曰愚溪。柳子沒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無復(fù)曩時矣!”一聞僧言,悲不能自勝,遂以所聞為七言以寄恨。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隔簾唯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草圣數(shù)行留壞壁,木奴千樹屬鄰家。唯見里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樵車。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我的老朋友柳宗元謫居永州,得了一塊好地方,在那里建造房屋,種植蔬菜,筑造了池塘小洲,建起了亭臺樓榭,命名為愚溪。柳子死后三年,有一個僧人云游零陵,告訴我說:“愚溪再也不像從前的樣子了。”一聽到僧人這話,我無法抑制自己的悲痛,就把聽到的情況寫成七言詩,以表哀悼。
溪水悠悠地流著,春天自然來了,草堂已經(jīng)沒有主人,燕子還是飛回。
隔著簾子,只看到庭中長滿野草,那一樹山榴花,依舊爛熳地盛開。
草圣似的幾行草書還留在斷墻殘壁上,當年手植的千株柑樹已經(jīng)屬于鄰家。
只看見里門上仍是當年那塊通德匾,但是只有柴車寂寞地出入在斜陽下。
當年的柴門和竹籬還依依存在,野草和青苔卻一天天增多。
現(xiàn)在縱使鄰居有人懂得吹笛,但老朋友誰能在從這里經(jīng)過?
愚溪:原名冉溪,柳宗元謫居永州(治今湖南零陵)時更名為“愚溪”。
柳子厚:即柳宗元,子厚是柳宗元的字。謫:指官吏降級,調(diào)往邊遠地方。
結(jié)茅樹蔬:建造茅屋,種植蔬菜。
為:筑造。沼:小池塘。沚(zhǐ):水中的小洲。
目曰愚溪:取名叫愚溪。
無復(fù)曩(nǎng)時:不如過去。曩,從前的,過去的。
勝(shēng):禁得起。
恨:憾。這里指傷悼之意。
悠悠:悠閑自在。
草堂無主:指柳宗元已去世。
中庭:庭中。
山榴:山石榴,又名杜鵑花、映山紅。
草圣:東漢張芝善草書,人稱”草圣“。此處指柳宗元的墨跡,柳宗元是書法家,善章草。
木奴:柑橘樹的別稱。
里門通德榜:東漢孔融為北海相,十分敬仰鄭玄,命高密縣為他專門設(shè)鄭公鄉(xiāng),并將里巷的大門修得很高,使得較高的車馬也能通過,號為通德門。此喻指柳宗元故居里門。
樵車:柴車。
山陽:漢代縣名,在今太行山之南。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即在此地。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32-35
2、吳在慶 編選.劉禹錫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13-115
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后,先住在城南龍興寺,后在河西愚溪旁筑草堂為家。愚溪原名冉溪,又稱染溪,柳宗元仿愚公谷之名,改溪名為愚溪。隨著時光的流逝,柳宗元去世,他所建置的愚溪景物已不是過去那個樣子了。劉禹錫聽到這些消息,悲傷不已,于是寫下這三首詩來派遣心中的悲傷。
參考資料:
1、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32-35
2、編選.劉禹錫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13-115
詩前小序,一是概括了柳宗元居愚溪的情況,點出“結(jié)第樹蔬,為沼沚,為臺榭”的特征,與八愚勝景相吻合;二是說明寫詩的原因,聽說愚溪草堂已不像過去的樣子,故“悲不能自勝”,寫詩以寄恨。
第一首詩從愚溪、草堂下筆,溪水悠悠,芳草萋萋,春來燕回,主人已去,引起無限傷感。滿樹鮮艷的山榴花開得正旺,對柳宗元的懷念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首詩先寫柳宗元的遺書、遺物,睹物思人,使人回想柳宗元的生平。接著筆鋒一轉(zhuǎn),由物及人,借孔融表彰鄭玄立通德門之事,贊揚柳宗元的學(xué)問、德行。結(jié)尾以夕陽之下寂寞過往的樵車,來反襯草堂的凄涼,不平之氣隱含其中。
第三首寫草堂風光,柳樹團團,竹林青翠,而草堂的野草青苔因主人離去而日漸增多,顯得更為荒涼。后面用典,借西晉正始年間(240~249)向秀與嵇康的交情來抒發(fā)心中的悵恨,指出:即使鄰人善于吹笛,又有誰能夠經(jīng)過愚溪草堂,像向秀那樣感笛聲而寫出新的《思舊賦》呢?
這三首詩都著眼于一個“傷”字,哀傷住過愚溪的摯友舊侶。詩中所詠景物多是與柳宗元有關(guān)的舊物,其最明顯的表現(xiàn)手法是借景抒情,情從景出,風格顯得極為蘊藉纏綿深厚。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三月十八日水濱閒步 其二。明代。楊慎。 楊林今日是昭關(guān),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春日賜金園間居即事。清代。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五。宋代。汪元量。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里無情亦有情。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diào)笙。
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宋代。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xué)鵲橋牛女樣,轉(zhuǎn)眼南箕扇簸。
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jīng)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
金縷曲 午詒代某君答《棄婦詞》,亦賦一解 其二。清代。樊增祥。 卿認雙星錯。是天邊、參商兩點,命宮牢坐。暫學(xué)鵲橋牛女樣,轉(zhuǎn)眼南箕扇簸。似溝水、東西都可。長念觀音經(jīng)一卷,雪衣娘、開了雕籠鎖。羞再抱,繡衾臥。含顰別趁鴟夷舸。漫思量、吳宮舊事,燕嬌鶯媠。碧玉連環(huán)茶碾子,擲與雙文則個。渾不是、佳人負我。我是負人曹吉利,任嬌啼、不悔連波過。鴛牒字,付秦火。
將歸涂口宿郁林寺道玄上人院二首 其一。唐代。許渾。 西巖一磬長,僧起樹蒼蒼。開殿灑寒水,誦經(jīng)焚晚香。竹風云漸散,杉露月猶光。無復(fù)重來此,歸舟凌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