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雨初霽,獨繞清溪曲。
引杖試荒泉,解帶圍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
幸此息營營,嘯歌靜炎燠。
夏初雨后尋愚溪。唐代。柳宗元。 悠悠雨初霽,獨繞清溪曲。引杖試荒泉,解帶圍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營營,嘯歌靜炎燠。
下了很久的雨終于開始轉晴,獨自圍繞著清澈的小溪而行。
用拐杖試探荒野中泉水的深淺,解下帶子把嫩竹圍起。
為什么喜歡在這里徘徊沉吟,孤獨與寂寞本來就是我的追求。
有幸來到這里免去了官場的謀求,大聲唱著歌來緩解炎熱的氣候。
①霽 (jì) :指雨后或雪后轉晴。
②營營:謀求。
③炎燠(yù):炎是指天氣極熱;燠也是指熱。
詩的開頭兩句:霽是指雨后或雪后轉晴。久雨初晴,詩人獨自來到清澈的小溪旁,順著彎彎曲曲的溪岸行走。好像是在暗喻他前半生的經歷,如同在綿綿的春雨之中,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彎路,終于找到“愚溪”這塊“世外桃源”。第三、四句:寫他看到荒野中的清泉,忍不住舉起手中的拐杖去試探深淺;并且將自己身上的帶子解下,把那些倒伏的嫩竹捆扶起來。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突出自己的行動。似乎是在自我表白:雖然獨自一人被貶到永州,但是他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利用手中的筆,去試探清泉的“深淺”,什么毀謗、誣陷與攻擊,統統撇在了腦后;同時,還要對那些后學晚輩之類“嫩竹”,盡力給予關照與扶持。
第五、六句:寫他以前經常為了功名利祿之類事情而沉吟不已,白白地浪費了許多光陰;但為了實現“利安元元”的遠大抱負和理想,又懼怕什么孤獨與寂寞呢?那些東西,本來就是自己應該預料得到的結果。第七、八句:營營是謀求的意思;炎燠是指天氣極熱。這兩句中的“幸”字和“靜”字,特別耐人尋味。“幸”字是“有幸、幸運”的意思。寫他“有幸”來到這里休養生息,應該大聲唱著歌謠來對付特別炎熱的天氣。“許國不復為身謀”,要為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去奮斗,肯定會付出不少的代價。跟屈原以身殉國相比,跟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被賜死于貶所的王叔文相比,自己還是非常“幸運”的人。“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呢?
“靜”字可以看作全詩的“詩眼”。古人說:“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在柳宗元的眼中,愚溪是一個與自己擁有同樣的品質,同樣遭遇的天涯知己。他與它對話,傾訴自己的情懷和不平,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和安慰;他有意識地在這人煙稀少的遠僻之地,用“拐杖去試探荒泉的深淺”,扶起“倒伏的嫩竹”,“以動求靜”;他用一種平和、恬靜的心態,來對待炎熱的“天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詩中所創設出來的這種寧靜、淡遠的意境,是由于柳宗元對世俗的淡漠;而對世俗的淡漠,來自于佛教的出世思想作用的結果。因而,他能夠心無掛礙,和世俗事務暫時絕緣,本著一種超功利、超現實的心境,從自然中體會到了禪意,又以禪意去體味人生,從而達到了與自然與人生合一的閑散悠然的境界,放下爭逐之心、功利之念,甚至覺得脫離了局促的社會政治樊籬,貶謫南荒對他倒是一件幸事。所以,他覺得必須高高興興地去面對未來,敢于大聲地唱著歌去迎接“炎夏”的挑戰。
《夏初雨后尋愚溪》,跟他同時期的許多詩文都有所不同,格外豁達、樂觀,不再為自己的處境而煩惱,不再為日后的前程而困擾,給人一種“解脫世俗塵網的束縛、超越人世間煩擾與困惑”的嶄新的精神風貌。他堅持了這種在困境中頑強執著的追求精神,和勇往直前、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才使得困居“南荒”的十年,成了柳宗元生命里程中嶄新的拼搏時期,鑄就了唐代文學史與思想史上的又一座豐碑。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后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并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杰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和毅伯見寄。宋代。王炎。 欲問礦人歸未歸,江湖不見雁南飛。青云未上辭鄉國,白璧無因困褐衣。客里書來行李滯,江南春盡落花稀。倚門望斷山川遠,我卻疑君此策非。
泛清波摘遍 詠沼內紅魚。清代。陳維崧。 吳娘水閣,幾曲金塘,時聽紅魚跳波響。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蔣。妝臺上。傷春天氣,中酒心情,斜溜明矑還細相。照水釵傾,投餌鬟偏,幾遍惆悵。朝霞漾。寄到啼椷染血,帶得落花鋪絳。愛爾絕代紅妝,水云高曠。渾無恙。嬌鳥籠底去來,美人影中生長。莫管畫溪笠澤,黏天風浪。
留云安驛詩。。郭印。 孤館幽幽一境清,晝長無事亦無營。睡頻推枕仍重起,坐久拋書卻再行。靜看檐頭蛛結網,細聽屋角鳥翻聲。閒邊日月元如此,須信人間有赤城。
題皇雩山圖。。宋孝宗。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水攀古木身忘倦,口吸香泉骨欲仙。鄰叟不知唐世遠,猶言謝母舊因緣。
鷓鴣天 佳人。兩漢。佚名。 全似丹青揾染成。更將何物斗輕盈。雪因舞態羞頻下,云為歌聲不忍行。螺髻小,鳳鞋輕。天邊斗柄又斜橫。水晶庭柱琉璃帳,客去同誰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