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wěn)耐風波愿始從。
減字木蘭花·燭花搖影。清代。納蘭性德。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wěn)耐風波愿始從。
孤燈明滅,冷夜孤枕,欲睡還醒,不能思量,思量就會斷腸。
天上人間,陰陽兩隔,即使一諾千金也換不回原來的生活。渴盼能夠相逢重聚,即使要忍耐著銀河里的風波,也甘愿從頭開始。
燭花搖影:謂燭影晃動。
疏衾(qīn):單薄的被子。
“待不”句:謂打算不去思念對方。
碧落:青天?!氨搪洹笔堑兰宜Q東方第一層天,因碧霞滿空而稱“碧落”。
一諾:指說話守信用。
銀漢:銀河。
耐:忍受。風波:喻指患難。愿:愿望。始:才。從:遂愿。
參考資料:
1、汪政,陳如江.《納蘭詞》.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29
2、王友勝,童向飛.《納蘭詞注》.長沙:岳麓書社,2004:147
3、程秀波.《納蘭詞》.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1:83
這首《減字木蘭花》仿佛是以“七夕”為背景的懷人之作。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遍_篇即是燭影搖曳、似夢還醒的迷茫凄冷景象。“燭花搖影”是一個很典型的詩詞意象。宋代詞人方千里《還京樂》中有句“悵畫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淚”,這是繁麗綺艷的花間風格。宋人洪咨夔《浣溪沙》也有句:“燭搖斜吹淚空煎?!痹诩{蘭詞中,“燈”的意象多次出現(xiàn)。這大概是因為“燈”在凄冷孤獨之夜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光明,有一種安恬的家的氛圍。而孤獨的人對青燈,則別有懷抱,心中有說不盡的萬千思緒。事實上,納蘭容若在前面的許多悼亡詞中,都寫到了一個生活細節(jié):“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共銀釭?!逼拮尤ナ狼鞍雮€月,還扶病剪燈花,以致那剪刀聲在納蘭耳畔久久縈回。這個剪燭花的細節(jié)或許可以成為“燭花搖影”的解讀契機。“冷透疏衾”,“疏衾”是指因一個人孤身而眠而顯得寬松疏闊的被衾?!袄渫浮倍肿允侨说闹饔^感受,因孤寂而生寒意。一個“透”字則說明心中悲涼至極。
“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燭花搖影,香消被冷。此時豈不思量,可曾相忘。這“待不思量”似是出自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薄安辉S孤眠不斷腸”也似從這首詞中“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中而來。只是這里納蘭容若用的反語,其時正是思緒紛紜,孤眠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這一句納蘭容若化用白居易的《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意境甚是闊大,筆下也甚見骨力。接著,納蘭卻以“天上人間情一諾”,極言對愛情的忠貞守信。這一句可以引起讀者許多聯(lián)想。這里的“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從正面表達了納蘭容若對于愛情諾言的態(tài)度,就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边@一生死不渝的愛情誓言。
“銀漢難通,穩(wěn)耐風波愿始從?!边@結句顯然是一個堅韌的承諾?!般y漢難通”說嗎了茫茫銀河難渡,正是用的七夕牛女相會的典故?!胺€(wěn)耐風波愿始從”,銀河茫茫難渡,只有忍耐著那些風波、磨難才會如愿以償。
湯顯祖在《牡丹亭》序中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笨v使銀河有重重阻隔,縱使銀漢遙迢,歲月浩瀚,而生命卻如此短暫,納蘭的這首詞也恰好告訴人們愛情只有堅忍承受一切患難與波折,才會終生相隨,不離不棄。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豐湖 其三。明代。陳子升。 長堤猶憶直如弦,學士蒙恩剩賜錢。窺月似分橋廿四,徙溟誰擊水三千。清塵漠漠銀魚影,碧草深深石馬煙。已覺春風懸荔顆,攀枝全借燭龍然。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
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
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唐代。岑參。 常愛張儀樓,西山正相當。千峰帶積雪,百里臨城墻。煙氛掃晴空,草樹映朝光。車馬隘百井,里閈盤二江。亞相自登壇,時危安此方。威聲振蠻貊,惠化鐘華陽。旌節(jié)羅廣庭,戈鋋凜秋霜。階下貔虎士,幕中鹓鷺行。今我忽登臨,顧恩不望鄉(xiāng)。知己猶未報,鬢毛颯已蒼。時命難自知,功業(yè)豈暫忘。蟬鳴秋城夕,鳥去江天長。兵馬休戰(zhàn)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送王正仲長。宋代。梅堯臣。 汴渠溯復沿,自可見遲速。來時遲有糧,去恨速無谷。有糧安計程,無谷不遑宿。霜高萬物枯,源水縮溪谷。黃流半泥沙,勢淺見蹙澳。千里東歸船,何日下清瀆。澹澹風雨寒,長汀嚎雁鶩。將投孤戍遠,四顧危檣獨。強語慰妻孥,多虞賴僮仆。到家秫已收,綴樹橘始熟。折腰無慚陶,懷遺焉愧陸。我方羨子行,送望不移目。
送慧上人之九頓嶺 其七 贈劉元善。。劉崧。 故人東去維揚日,學士親題送別詩。一代風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久傳大府承簪筆,猶滯滄江理釣絲。寂寞舊游臨汝曲,秋風雕鶚起遐思。
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媒鹱鞯Z,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夏朝同顧九和侍講湛次泉編修應元忠吉士汎舟出西崦游太湖。明代。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