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本屢空,所積豈為貧。
我生無長物,有輒恐累身。
挾塊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與瓦礫親。
吾子泮林舊,文采含青春。
江湖挹余波,謂此席上珍。
方正自溫潤,玉德如其人。
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
愧非筆札才,不堪演絲綸。
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
濯以天漢津。斯文儻未喪,
六經要鋪陳。大易伏羲祖,
春秋丘明臣。琢磨三益友,
幾案增日新。定非注蟲魚,
與世憶鳳麟。
謝馮濟遠惠端硯。宋代。李石。 學道本屢空,所積豈為貧。我生無長物,有輒恐累身。挾塊公子伯,陶土帝者仁。可惜水玉姿,下與瓦礫親。吾子泮林舊,文采含青春。江湖挹余波,謂此席上珍。方正自溫潤,玉德如其人。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愧非筆札才,不堪演絲綸。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濯以天漢津。斯文儻未喪,六經要鋪陳。大易伏羲祖,春秋丘明臣。琢磨三益友,幾案增日新。定非注蟲魚,與世憶鳳麟。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
李石。 李石。少負才名,既登第,任大學博士,出主石室,就學者如云。蜀學之盛,古今鮮儷。后卒成都,時作山水小筆,風調遠俗。卒年七十外。
送張端明赴召。宋代。周必大。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立秋前荷溪。清代。戴亨。 書齋西數武,別有遠塵天。芒履偶然到,滄洲久自專。藤蘿垂暮雨,桑柘起疏煙。景色新秋近,輕涼亦可憐。
送李宰免監鎮之官浙西。宋代。釋寶曇。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執手試聽楓葉下,打門終待藕花開。孤燈一曲無公事,萬卷吾伊亦壯哉。
閏月三日即事。宋代。釋居簡。 星歷新傳誤,無人重講明。日中陰似夜,春半冷如正。柳欲眠還醒,花猶染不成。燕歸多日了,猶自未聞鶯。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宋代。文天祥。 寥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蘇武窖中偏喜臥,劉琨囚里不妨吟。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萬里風沙知己盡,誰人會得廣陵音。
次韻學士兄秋初 其三。宋代。李彌遜。 葉葉彫梧陣陣風,疏云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復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