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士無所務,閒眠常起遲。謾勞雞口喚,不奈睡魔欺。
宿酒猶薰腦,朝饑未到脾。誰能空汲汲,肉食自謀惟。
晏起。宋代。李覯。 貧士無所務,閒眠常起遲。謾勞雞口喚,不奈睡魔欺。宿酒猶薰腦,朝饑未到脾。誰能空汲汲,肉食自謀惟。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當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勤于著述,以求康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自給,來學者常數十百人。李覯博學通識,尤長于禮。他不拘泥于漢、唐諸儒的舊說,敢于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為 “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為紀念李覯,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覯雕像,李覯紀念館正在建設之中。 ...
李覯。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是我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當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勤于著述,以求康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自給,來學者常數十百人。李覯博學通識,尤長于禮。他不拘泥于漢、唐諸儒的舊說,敢于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為 “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為紀念李覯,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覯雕像,李覯紀念館正在建設之中。
金壇王叟六十壽之。明代。王世貞。 同是緱山裔,況同花甲周。唯偏金壇隱,獨領瑤池秋。瑤池碧桃若雞卵,更有交梨大于盌。君如欲勒弇嶺名,共策踰輪追穆滿。
哭槐徑弟。宋代。薛嵎。 孤僻由天性,看山獨展眉。豈無身后慮,猶課病中詩。泉石寧非祟,蒼旻不可知。平生唯愛菊,增我九秋悲。
唐城館中早發,寄楊使君。唐代。孟浩然。 犯霜驅曉駕,數里見唐城。旅館歸心逼,荒村客思盈。訪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欲識離魂斷,長空聽雁聲。
再訪左卿居九條胡同門臨石井 其一。明代。王彥泓。 歡筵散后剩無聊,淡日庭陰雪未消。買笑敢云非措大,送愁無奈是茶嬌。蕭疏客從才三騎,曲折胡同到九條。望見井床私悵望,莫應愁減麗華腰。
過草鞋嶺偶得三絕句 其三。清代。姚燮。 不知卓錫西來意,休問騎牛東去人。木羽仙童披短發,要從天外乞元津。
奉和魯望閑居雜題五首。寺鐘暝。唐代。皮日休。 百緣斗藪無塵土,寸地章煌欲布金。重擊蒲牢唅山日,冥冥煙樹睹棲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