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蝶裙腰,鈿蟬鬢影,前度嬉游春時節。綺陌香泥,昨夜初飄春雪。
妝點出、夾岸瓊樓,映燈火、繁星明滅。那知他、瓦冷圓月,欄干偎罷被池熱。
匆匆驪唱又發。誰向青青客舍,垂條攀折。淡粉輕煙,珍重泰娘留別。
邀顧曲、檀板梨園,約載花、玉驄金埒。總今日、回首音塵,個儂先愁絕。
綺羅香。近現代。陳衍。 簇蝶裙腰,鈿蟬鬢影,前度嬉游春時節。綺陌香泥,昨夜初飄春雪。妝點出、夾岸瓊樓,映燈火、繁星明滅。那知他、瓦冷圓月,欄干偎罷被池熱。匆匆驪唱又發。誰向青青客舍,垂條攀折。淡粉輕煙,珍重泰娘留別。邀顧曲、檀板梨園,約載花、玉驄金埒。總今日、回首音塵,個儂先愁絕。
陳衍(1856~1937),近代文學家。字叔伊,號石遺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后,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二十八年,應經濟特科試,未中。后為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
陳衍。 陳衍(1856~1937),近代文學家。字叔伊,號石遺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入臺灣巡撫劉銘傳幕。二十四年,在京城,為《戊戌變法榷議》十條,提倡維新。政變后,湖廣總督張之洞邀往武昌,任官報局總編纂,與沈曾植相識。二十八年,應經濟特科試,未中。后為學部主事、京師大學堂教習。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學講授,編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蘇州,與章炳麟、金天翮共倡辦國學會,任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教授。
把釣。。曹玘。 碧流春漲綠楊前,紅蓼秋開淺渚邊。五尺拖斜沙岸月,一絲垂爛晚溪煙。操心不假詹何授,種法無求范蠡傳。好與直鉤同作想,得非人也失非天。
詣齋宮作 其一。。弘歷。 塵凈天逵宿雨過,帝京景物鬯清和。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畏多。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謝阮幾圣惠大蟹。宋代。郭祥正。 感君風誼我何堪,問遺時時過草庵。今歲未知霜蟹美,一餐還似到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