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
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
雪發(fā)覆兩肩,深悟造化理。
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
時以詩名家,亦來質(zhì)疑似。
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fēng)齒。
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寄裴云山。宋代。林正。 南山高且深,竹深帶流水。先生廬其中,迥若崆峒子。雪發(fā)覆兩肩,深悟造化理。手注三體詩,名滿四海耳。時以詩名家,亦來質(zhì)疑似。我本浪得名,長掛春風(fēng)齒。乃識先生心,非非還是是。
平陽人,字浩淵,號一齋。精通《易》、《詩》。宋亡不仕,隱居五峰山。有《漁隱集》。 ...
林正。 平陽人,字浩淵,號一齋。精通《易》、《詩》。宋亡不仕,隱居五峰山。有《漁隱集》。
偈頌六十五首。宋代。釋普濟。 白鶴五通賢圣,瞥喜瞥嗔無定。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從來與渠水米無交,年年今日,缽盂安柄。因甚如此,雞不吃谷,肫里有病。
懷賢詩·韓學(xué)士菼。清代。徐元文。 矯矯韓學(xué)士,高視薄浮壒。寡慮泊無營,立言道所賴。痛飲非徒然,寄賞不在外。物情任回遹,攬古意自泰。心清白雪照,興逸朱霞會。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其七。宋代。張侃。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貍奴犬子尋陰地,八九春中日正長。
偈頌七十二首。宋代。釋祖欽。 洪蒙未判絕疏親,畢竟難將事理分。夜半正明還不露,金剛腦后鐵昆侖。
登女郎臺。宋代。穆修。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閑云鬢葉輕。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新編系列劇《天龍八部》 第七卷八首 其三。。楊啟宇。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