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風十雨荷皇天,桑滿墻陰稻滿田。記取年年寒食節,大家先辦賽神錢。
題馀不春社詩二首 其一。明代。張寧。 五風十雨荷皇天,桑滿墻陰稻滿田。記取年年寒食節,大家先辦賽神錢。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
張寧。 張寧(1426—1496)字靖之,號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鹽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豐采甚著,與岳正齊名,英宗嘗稱為“我張寧”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內利病悉罷行之。后為大臣所忌,棄官歸,公卿交薦,不起。能詩畫、善書法,著有《方洲集》等。
聞角。元代。黃庚。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
同郭師圣司空仲容探韻得江字。宋代。馮時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我來無人境,亦復窺幽窗。好客如佳月,開門輒摐摐。月到客亦到,不隔山{左山上兇下兒}谾。把手入茅廬,笑語鐘新撞。一鳴驚人友,更挾飛鳧雙。連璧光照眼,老我心所降。呼童洗瓦盞,竹葉傾冊山缸。清溪漱鳴玉,老樹森高幢。更招二三子,放懷山水邦。分題得佳句,一字鼎可扛。男兒樹勛德,出手便可椿。愿移詩句力,挽俗還純厖。惟予心已灰,庶幾鹿門龐。
九曲櫂歌十首。宋代。白玉蟾。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
與朝陽山人張朝夜集湖亭,賦得各言其志。唐代。皎然。 洞庭孤月在,秋色望無邊。零露積衰草,寒螀鳴古田。茫茫區中想,寂寂塵外緣。從此悟浮世,胡為傷暮年。
乙卯仲夏偕吟友三人①游黃山登飛來石以觀西海群峰有感賦此。。常國武。 此石來何方,卓爾成丘壑。嘉名錫飛來,應從天上落。問君底事來人間,不住仙山住黟山。若非眾女嫉蛾眉,定是天公昧選賢。不然駿奔無空闊,未肯俯首就車轅。天府倘如此,塵寰可知己。黃鐘毀棄瓦釜鳴,蟬翼為重千鈞輕。舐痔讒人競結駟,正色直士長徒行。石兮石兮,君莫太息。雄雞一聲,云開曉色。朝收西海群峰茫茫之元氣,暮送六龍金車冉冉去西極。東向坐兮南面王,宮扇開兮錦屏張。時興云而為雨,亦凝露以成霜。或徙倚乎石柱,或偃臥于石床;或矯首以舒嘯,或白眼而舉觴。吁嗟乎,聞道蒼天有罅待君補,云何熟視若無睹。況復天闕爾故宇,新歡舊怨那足數。此間樂,不思蜀。劫后身,泯榮辱。百歲光陰等浮漚,江水無情自東流,爾獨何故兮而預他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