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鳥嚶其鳴,求友聲亦屢。
況生烝民間,豈不念朋助。
齊魯久咨訪,梁宋亦馳騖。
末路值伊人,歡然樂平素。
文既義馴雅,操存復貞固。
輔仁將在斯,有挾非所慮。
欣然得嘉會,終嘆少暇豫。
爾贊宗伯禮,予牽中臺務。
俱限清切地,日夕徒思慕。
茲辰委篇什,衷情極披露。
綢繆卜鄰意,委曲耕稼訴。
靖節休官辭,安仁歸田賦。
二子不可見,千載同軌度。
嗟予甚蹇劣,豈復希高步。
聊伸菲薄意,用答賢俊顧。
東歸果能遂,林廬得依附。
杉榆輝映帶,雞犬互來去。
開園每賞新,散帙共溫故。
茲意幸勉旃,歲久恐遲暮。
答禮部江主事漸。明代。袁凱。 谷鳥嚶其鳴,求友聲亦屢。況生烝民間,豈不念朋助。齊魯久咨訪,梁宋亦馳騖。末路值伊人,歡然樂平素。文既義馴雅,操存復貞固。輔仁將在斯,有挾非所慮。欣然得嘉會,終嘆少暇豫。爾贊宗伯禮,予牽中臺務。俱限清切地,日夕徒思慕。茲辰委篇什,衷情極披露。綢繆卜鄰意,委曲耕稼訴。靖節休官辭,安仁歸田賦。二子不可見,千載同軌度。嗟予甚蹇劣,豈復希高步。聊伸菲薄意,用答賢俊顧。東歸果能遂,林廬得依附。杉榆輝映帶,雞犬互來去。開園每賞新,散帙共溫故。茲意幸勉旃,歲久恐遲暮。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勞農凈居贈皎啟二僧。宋代。陳造。 勞農今喜復南轅,夾道扶攜亦笑諠。縣尹庶幾無疾病,山人迎送耐頻煩。芼蔥湯餅聊堪飽,出甕春醪半帶渾。惟有為民真實意,異時陳跡付公言。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唐代。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觀柳道傳太宰留題惠山詩卷。明代。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請告不允時陪巡長沙歲近除矣。。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洞仙歌 湖天望月。清代。易順鼎。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都說道今宵月朦朧,偏照出離愁,者般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