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時旋。
別詩。兩漢。應(yīng)玚。 朝云浮四海。日暮歸故山。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時旋。
(?—217)三國魏汝南人,字德璉。應(yīng)劭從子。以文章見稱。曹操征為丞相掾?qū)佟^D(zhuǎn)平原侯庶子,后為五官中郎將文學(xué)。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稱其才學(xué)足以著書。卒于疾疫。有輯本《應(yīng)德璉集》。 ...
應(yīng)玚。 (?—217)三國魏汝南人,字德璉。應(yīng)劭從子。以文章見稱。曹操征為丞相掾?qū)佟^D(zhuǎn)平原侯庶子,后為五官中郎將文學(xué)。為“建安七子”之一。曹丕稱其才學(xué)足以著書。卒于疾疫。有輯本《應(yīng)德璉集》。
題山居。唐代。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只應(yīng)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和兩翁軒。宋代。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淞江釣者。明代。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zhì),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古詩十四首 其二。元代。張昱。 漢詩十九首,不復(fù)辨名氏。蘇李及枚乘,伯仲之間耳。當時尚詞賦,六義誰作意?雖非大雅言,頗有風人致。篇章何在多,自足傳于世。所嗟黃初后,作者莫與企。
晚登連天觀望越臺山。宋代。楊萬里。 暮山如淡復(fù)如濃,煙拂山前一兩重。山背更將霞萬疋,生紅錦障褁青峰。
次韻伯言明發(fā)登西樓望桃花 其一。宋代。釋道潛。 江南梅子已生仁,京國桃花始放春。氣候不齊雖可恨,一枝猶得見墻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