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詔金門草圣題,平明趨過殿西墀。
宮床賜筆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時。
朝論只應收俊杰,皇心非不監(jiān)安危。
玉堂詞客承恩久,幾度曾來醉御卮。
被詔考制科呈胡武平內(nèi)翰三首。宋代。王珪。 奉詔金門草圣題,平明趨過殿西墀。宮床賜筆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時。朝論只應收俊杰,皇心非不監(jiān)安危。玉堂詞客承恩久,幾度曾來醉御卮。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nèi)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zhí)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nèi)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zhí)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送李五。唐代。王昌齡。 玉盌金罍傾送君,江西日入起黃云。扁舟乘月暫來去,誰道滄浪吳楚分。
紅梅 其五。元代。王冕。 和羹風致誰能解?個個花開耐歲寒。五月燕山木黃落,相逢只作畫圖看。
孺子墓夏謁。明代。李夢陽。 懷賢意實勤,展謁良巳屢。豐茸蔓草盛,間關夏禽哺。野蘞延竹戶,丹華綴高樹。徘徊想故榻,留連果誰遇。
宸游不為菊叢生,觀宴元因谷順成。閣御芙蓉稱曼壽,殿開選德奏和聲。
玉觴未飲心先醉,寶墨遙瞻眼倍明。身在金坡空感遇,論思深愧策平平。
臣恭和御制晚秋曲宴近體詩一首繕寫投進冒瀆天威臣無任戰(zhàn)懼俟罪之至。宋代。周必大。 宸游不為菊叢生,觀宴元因谷順成。閣御芙蓉稱曼壽,殿開選德奏和聲。玉觴未飲心先醉,寶墨遙瞻眼倍明。身在金坡空感遇,論思深愧策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