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建溪苦遠雖不到,自少嘗見閩人誇。
每嗤江浙凡茗草,叢生狼藉惟藏蛇。豈如含膏入香作金餅,蜿蜒兩龍戲以呀。
其馀品第亦奇絕,愈小愈精皆露芽。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見紫面生光華。
手持心愛不欲碾,有類弄印幾成窊。論功可以療百疾,輕身久服勝胡麻。
我謂斯言頗過矣,其實最能祛睡邪。茶官貢馀偶分寄,地遠物新來意嘉。
新烹屢酌不知厭,自謂此樂真無涯。未言久食成手顫,已覺疾饑生眼花。
客遭水厄疲捧椀,口吻無異蝕月蟆。僮奴傍視疑復(fù)笑,嗜好乖僻誠堪嗟。
更蒙酬句怪可駭,兒曹助噪聲哇哇。
次韻再作。宋代。歐陽修。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建溪苦遠雖不到,自少嘗見閩人誇。每嗤江浙凡茗草,叢生狼藉惟藏蛇。豈如含膏入香作金餅,蜿蜒兩龍戲以呀。其馀品第亦奇絕,愈小愈精皆露芽。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見紫面生光華。手持心愛不欲碾,有類弄印幾成窊。論功可以療百疾,輕身久服勝胡麻。我謂斯言頗過矣,其實最能祛睡邪。茶官貢馀偶分寄,地遠物新來意嘉。新烹屢酌不知厭,自謂此樂真無涯。未言久食成手顫,已覺疾饑生眼花??驮馑蚱E鯒?,口吻無異蝕月蟆。僮奴傍視疑復(fù)笑,嗜好乖僻誠堪嗟。更蒙酬句怪可駭,兒曹助噪聲哇哇。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寓京二首。宋代。俞桂。 車馬滔滔厭軟紅,湖邊秋意屬西風(fēng)。木犀初放荷花老,買個船兒學(xué)釣翁。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宋代。楊萬里。 從教節(jié)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宋代。周麟之。 晚歲游真館,分符蒞別京。九關(guān)留客鑰,千騎按屯營。天上金甌覆,江邊玉節(jié)明。傷心游宴地,悵望北山橫。
干樓晚眺 其一。明代。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水調(diào)歌頭 吳江別潘次耕。清代。沈岸登。 一樹冷楓葉,六幅軟帆船。五湖秋色無恙,空翠竟長天。竹塢籬邊稚子,桂巷堂前老母,遲爾已經(jīng)年。落日尚明滅,歸燕也翩躚。閒居好,應(yīng)寫賦,砑吳箋。紛紛笳鼓,南北穩(wěn)臥枕流泉。莼菜山廚幾握,鱸鲙霜刀如縷,入饌定能鮮。似我無歸計,分手但茫然。
焚香掃徑迓高軒,又喜沖寒蒞小園。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論。
舊交寥落風(fēng)云冷,今雨聯(lián)翩笑語溫。堪羨瑤齋多韻事,十年醉墨展秋痕。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眾覽二十首 其十三 章先生松盦。清代。祝廷華。 焚香掃徑迓高軒,又喜沖寒蒞小園。社稿欲刊商再正,文徵待梓儗重論。舊交寥落風(fēng)云冷,今雨聯(lián)翩笑語溫。堪羨瑤齋多韻事,十年醉墨展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