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質(zhì)承仙翰,祗命遄遙策。事偶從梁游,人非背淮客。
長驅歷川阜,迥眺窮原澤。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積。
雨馀林氣靜,日下山光夕。未攀叢桂巖,猶倦飄蓬陌。
行當奉麾蓋,慰此勞行役。
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唐代。李嶠。 委質(zhì)承仙翰,祗命遄遙策。事偶從梁游,人非背淮客。長驅歷川阜,迥眺窮原澤。郁郁桑柘繁,油油禾黍積。雨馀林氣靜,日下山光夕。未攀叢桂巖,猶倦飄蓬陌。行當奉麾蓋,慰此勞行役。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
李嶠。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泊舟大湘。明代。曹學佺。 停棹投漁火,人煙自一區(qū)。遠行銜月淺,隔水度營孤。夕露無聲墜,寒猿有淚呼。臨流歸夢促,安得涉江湖。
雜詩九首 其七。明代。王廷陳。 芳春驟青驪,遨游楚江濱。道旁若堂封,云是呂王墳。衢路化陌阡,臺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鴟,古隧翔狐群。牛羊牧其巔,淩藉日繽紛。生存華屋居,嬪妾從如云。一朝寱重泉,貴賤何由分。龐公困隴畝,耕稼良已勤。誰知千載后,史冊播馀芬。
社日兩篇 其一。唐代。杜甫。 九農(nóng)成德業(yè),百祀發(fā)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李夫人歌。明代。王世貞。 人耶仙耶,宛然而來者,疇為汝之權耶。仙耶人耶,翩然而去者,疇為汝之身耶。
雪后登歌風臺示沛令。。顧大申。 一劍收秦鹿,秋風萬里心。悲歌誰掩泣,壯士已成禽。井邑新豐舊,龍蛇大澤深。殘碑埋野戍,雪后此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