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憐江左風流地,暫作周南太史公。通籍總稱鸞掖吏,分曹獨向鳳臺東。
香攜漢署沾新綬,花近秦淮瞰故宮。此去談經門下客,幾人相對坐春風。
送鄒東郭掌南院。明代。唐順之。 最憐江左風流地,暫作周南太史公。通籍總稱鸞掖吏,分曹獨向鳳臺東。香攜漢署沾新綬,花近秦淮瞰故宮。此去談經門下客,幾人相對坐春風。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
唐順之。 唐順之(公元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號荊川。漢族,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進)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官翰林編修,后調兵部主事。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謚襄文。學者稱"荊川先生"。
留通商館數日。宋代。鄧深。 商館非閑地,閑人偶在旁。無端聲利役,有許去來忙。受雨芭蕉響,懷風{禾罷}稏香。江郊秋易盛,早獻十分涼。
即事呈德麟。宋代。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敢料都城有詩句,故應魂夢在山間。今朝車上瓶無分,更可憐哉我阻艱。
五十九歲生日作。清代。屈大均。 紫髯雖滿鏡,終奈二毛何。白日從他暮,朱顏且自酡。楚丘神智少,萊子笑啼多。明歲杖鄉得,居然六十皤。
送王給事中賢歸山東。明代。曹義。 幾年簪筆侍彤闈,此日承恩衣錦歸。北闕辭時清漏徹,東蒙望處白云飛。秋晴驛路砧聲遠,露冷關河樹影稀。懸想焚黃先壟日,森森宰木倍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