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叟羈窮垂白頭,潛神密理同天游。朝歌鼓刀既屠紂,渭濱垂鉤來釣周。
晚遭西伯與同載,首封東海荒營丘。洋洋大風僅千祀,當年固乃屠釣儔。
世變后有薛公文,館中多坐倜儻人。魯連節重輕丘山,馮驩氣高微風云。
丈夫志義絕流俗,豈與層層雛鼠群。楚漢興亡事已微,后世傾奪奚足譏。
龍韜豹略苦迂闊,使公復生將安歸。
過齊篇。宋代。張方平。 有叟羈窮垂白頭,潛神密理同天游。朝歌鼓刀既屠紂,渭濱垂鉤來釣周。晚遭西伯與同載,首封東海荒營丘。洋洋大風僅千祀,當年固乃屠釣儔。世變后有薛公文,館中多坐倜儻人。魯連節重輕丘山,馮驩氣高微風云。丈夫志義絕流俗,豈與層層雛鼠群。楚漢興亡事已微,后世傾奪奚足譏。龍韜豹略苦迂闊,使公復生將安歸。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
張方平。 (1007—1091)應天宋城人,字安道,號樂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舉茂才異等科,復中賢良方正科。歷知昆山縣,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歷知諫院,論建甚多,主與西夏講和。累進翰林學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數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參知政事,反對任用王安石,極論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師致仕。既告老,而論事益切,于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卒謚文定。有《樂全集》。
壽右丞相。。冰壺。 淳佑更茲第二春,順開黃道對昌辰。貔貅不動紅塵騎,鴻雁于歸青野人。千載龍云符氣運,一堂魚水會精神。地寒燕谷須鈞播,揮手東風造化仁。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宋代。趙蕃。 木落山空君未歸,我行江山幾依依。山空木落有佳處,政爾待君相發揮。
曉發。唐代。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西江月·大道古今一脈。。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江浦縣遇曾于皋。明代。楊士奇。 忽遇髫年舊,惟看語笑真。清詩仍滿袖,華發已盈巾。桑梓二千里,萍逢四十春。金溪吟嘯地,因話共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