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前孤影吊{熒火換凡}{熒火換凡},為憶親恩未有窮。
夜半子遠(yuǎn)見啼血處,陡聞澗底鼓松風(fēng)。
宿齋堂。宋代。趙伯溥。 燈前孤影吊{熒火換凡}{熒火換凡},為憶親恩未有窮。夜半子遠(yuǎn)見啼血處,陡聞澗底鼓松風(fēng)。
趙伯溥,字時(shí)澤,太祖七世孫(《宋史》卷二一九《宗室世系表》五)。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jìn)士。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饒州(《宋會(huì)要輯稿》職官七二之四七)。事見《歷朝上虞詩集》卷三。今錄詩五首。 ...
趙伯溥。 趙伯溥,字時(shí)澤,太祖七世孫(《宋史》卷二一九《宗室世系表》五)。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jìn)士。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饒州(《宋會(huì)要輯稿》職官七二之四七)。事見《歷朝上虞詩集》卷三。今錄詩五首。
晚步張鞏田間。元代。麻革。 地入荒蕪過客稀,村深門巷暮山圍。悠悠獨(dú)鳥穿云下,策策寒烏掠日飛。人事百年梧葉老,秋風(fēng)萬里稻花肥。兵塵河朔迷歸路,惆悵平沙送夕暉。
過武勝關(guān)。清代??鲁鐦?。 作客由燕趙,今朝入楚來。巖城臨翠壁,荒磴沒蒼苔。山鳥一聲寂,飛泉百道開。瀟湘云正遠(yuǎn),征騎幾時(shí)回。
李成寒林圖。元代。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林影有風(fēng)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十月六日與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壇彌勒舍利廣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劉摰。 水落溪橋霜未寒,岡林平淺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蔥底,寺在崎嶇屈曲間。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fēng)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mèng)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
踏莎行 曉陰。近現(xiàn)代。章士釗。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fēng)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游絲繞。除愁除夢(mèng)不求醒,叫醒稍恨鶯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