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曾游廬岳頂,欲上青天凌倒景。
山中白云如白衣,片片飛落春風影。
云晶晶兮花冥冥,萬壑盡送洪濤聲。
恍然坐我滄海上,金銀樓觀空中明。
上清真人笑迎客,夜然桂枝煮白石。
手持鳳管叫云開,虎咆龍吟山月白。
明發邀我升東峰,導以絳節雙青童。
天雞先鳴海出日,赤氣照耀金芙蓉。
屏風九疊花茸茸,霧閣云窗千萬重。
胡不置我丘壑中,一朝垂翅投樊籠。
空留萬片云,掛在清溪千丈之寒松。
愁來弄翰北窗里,貌得云山偶相似。
遂令殘夢逐秋風,一夜孤飛渡江水。
夢亦不可到,圖亦不可傳,不如早賦歸來篇。
仙之人兮待我還,安能齷齪塵土間,坐令白云摧絕無所歸
,青山笑我凋朱顏。
畫云山歌。明代。張羽。 我昔曾游廬岳頂,欲上青天凌倒景。山中白云如白衣,片片飛落春風影。云晶晶兮花冥冥,萬壑盡送洪濤聲。恍然坐我滄海上,金銀樓觀空中明。上清真人笑迎客,夜然桂枝煮白石。手持鳳管叫云開,虎咆龍吟山月白。明發邀我升東峰,導以絳節雙青童。天雞先鳴海出日,赤氣照耀金芙蓉。屏風九疊花茸茸,霧閣云窗千萬重。胡不置我丘壑中,一朝垂翅投樊籠。空留萬片云,掛在清溪千丈之寒松。愁來弄翰北窗里,貌得云山偶相似。遂令殘夢逐秋風,一夜孤飛渡江水。夢亦不可到,圖亦不可傳,不如早賦歸來篇。仙之人兮待我還,安能齷齪塵土間,坐令白云摧絕無所歸,青山笑我凋朱顏。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端午詞·內廷。宋代。晏殊。 披風別殿地無塵,辟惡靈符自有神。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極祝千春。
戲贈樂天、復言(此后三篇同韻)。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三代門。管蔡。唐代。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宋代。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次韻楊廷秀求近詩。宋代。王庭圭。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