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堂眄平岡,積翠淩天半。彷像識瑤臺,熹微窺玉案。
頗疑巨靈力,刬削非一旦。森森古樹齊,奕奕朝霞爛。
地近巘易陟,池清蓮不蔓。鶯啼午夢殘,客至琴聲斷。
勝境契中襟,雅懷知弗畔。翛然忘物我,詎肯存崖岸。
馬跡遍幽燕,華顛樂村闬。居夷非矯曲,悼猛得前算。
巇崄世所趨,真淳日彫散。跬步視安危,片言幾理亂。
茍能領斯會,未覺身為患。嘉謀諒貽厥,豈曰誇殊觀。
題平山堂次黃先生韻。元代。趙汸。 虛堂眄平岡,積翠淩天半。彷像識瑤臺,熹微窺玉案。頗疑巨靈力,刬削非一旦。森森古樹齊,奕奕朝霞爛。地近巘易陟,池清蓮不蔓。鶯啼午夢殘,客至琴聲斷。勝境契中襟,雅懷知弗畔。翛然忘物我,詎肯存崖岸。馬跡遍幽燕,華顛樂村闬。居夷非矯曲,悼猛得前算。巇崄世所趨,真淳日彫散。跬步視安危,片言幾理亂。茍能領斯會,未覺身為患。嘉謀諒貽厥,豈曰誇殊觀。
(1319—1369)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后復從臨川虞集游,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塤等被征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注》等。 ...
趙汸。 (1319—1369)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后復從臨川虞集游,獲聞吳澄之學。晚年隱居東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塤等被征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注》等。
觀燈有作 其二。。倪岳。 宗家燈火帝城西,閩海親勞客遠攜。五色云霞籠薄霧,兩輪日月貫晴霓。魚龍照眼春猶蟄,燕雀迎人夜不棲。一笑相逢成四美,興來聊與醉分題。
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六十四。。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知府黃龍圖。宋代。劉弇。 由來昭武勝天臺,淑氣俄鐘命世材。天上月華方攝兔,人間春色已先梅。長庚夢白真無敵,嵩岳生申世有開。直恐龍陂清澈底,照人都入骨毛來。
和王德和知縣謁蕭千巖韻二首 其一。宋代。袁說友。 虛名誤壯夫,黃金變顏色。誰歟帛米謀,困此芻狗跡。安和一榻上,精神馀筆力。我欲造之深,劇談忘漏刻。
御賜圓通禪寺后以詩寄善世全室。。蒲庵禪師。 龍河再鎮感皇情,倡道從來屬老成。睹史夜摩皆聽法,震丹竺國總知名。日邊華構開金剎,海上孤峰見赤城。寶掌有符重應記,虛空同壽祝升平。